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自由副刊.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風格的角力,語言的鍛鍊
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會議紀錄
時間:2020年10月4日下午2時
地點:《自由時報》一樓會議室
決審:唐捐、陳大為、陳義芝、零雨、羅任玲(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孫梓評 攝影:陳逸寬
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決審現場。(記者陳逸寬攝)
會議開始,基金會報告收件情形:本屆共收五三六件來稿。由隱匿、吳岱穎;王姿雯、林德俊;葉覓覓、凌性傑等六位委員分三組進行初審,選出六十五篇進入複審。初審委員得以每人一篇,推薦心中值得進入決審的篇目,在複審時參與計票。再由複審委員顏艾琳、楊宗翰、鯨向海選出十五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委員公推陳大為當主席,五位評審針對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零雨:一般說來,談詩,首先遭遇到語言的問題。寫詩的人對語言要警覺、要敏感。有人說,語言是詩的靈魂,其實就是強調其重要性。有的詩語言喜歡濃妝重采,文白夾雜,甚至扭曲遲滯,冗長拖沓,這種詩往往修辭過度,你看不到詩的骨肉,以致身體的原始力量被拖住,這是詩的致命傷。這種詩,我需要它在結構上、意涵上,甚至語言上給我一層一層的驚喜,否則讀起來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感到厭煩。我個人偏愛乾淨的語言,乾淨的語言容易讀,但也有陷阱,就是在營造詩境或語境時,需要不時閃現火花,加深或加廣語言以外的情思或哲思。這種詩,難度高,不容易寫得好。除了語言,詩還需要有一種抽象的東西,就是生命的層次,要能傳達給讀者,使讀者產生共振,感受,思索,提升認知。這包含了詩的主題,思想,情感等精神結構的問題。這種精神結構若掌握得好,詩的層次整體就提升起來了。即使平淡的語言,也可以寫得很雋永。這次進入決審的十五首詩,總體看來水準整齊,很難取捨。第一遍看過,很難挑出驚豔之作。我知道有些詩要讀第二遍、第三遍才看出它的好。所以經過反覆閱讀,最終大約依照以上標準,挑出了幾首詩,來和大家討論。
羅任玲:好的詩,具有開啟另一個世界的能力。好詩,也是用文字拍成的電影,有非常細緻的凝視和運鏡。凝視是安靜的,運鏡卻是流動的,它帶著時間性,以及蘊藏其中神祕迷人的一切。需要深度的思維、想像和美學能力,才能把鬆散的零件組織起來。所展現的,則是作者整體的生命質地。既然與生命質地有關,無論書寫什麼題材,它最終回歸的,還是作者自己。因此,在基本的文字功夫與組織能力之外,我特別重視一首詩的獨特性、深刻性與藝術性。它是否能展現作者獨殊的視角與想像,還是只是把別人寫過的再寫一遍?它的語言架構是否簡潔有力,還是拖沓纏繞?它是否適度留白,禁得起再三咀嚼,還是把話都說完了,缺乏餘韻?而詩既然是最精緻的文字藝術,作者語言的錘鍊度,當然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文學獎從來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每位評審都有自己的美學品味,標準也不一,經過初審、複審,最後進到決審的詩,未必都是最好的,也很可能會有遺珠。文學獎比較像是一個競技場,提供寫作者一個競技和被注意的機會。但「獎」是一時的,比「獎」更重要的,其實是一個寫作者能否在長期的鍛鍊積累中,真正建立自己的風格,以及不為了「獎」而寫,持續耕耘的態度。
陳義芝:詩有兩種風貌:一種是居於日用倫常的圓熟穩當之詩,另一種是別出心裁、獨樹一幟的異常之詩,我認為沒有高下之別,兩種我都欣賞。我有的朋友偏愛反常之詩,但若在日用倫常之間,能表達得好,也非常珍貴。詩要求創新,因此有恢廓奇詭的講究,或者敷張揚厲的表現,但那是手法而非主題,有時題材會太新而怪。做為評審,我就是讀者的代表,希望讀到有共鳴的作品,若連我都沒有共鳴,又如何推薦給讀者呢?同時,一個作品若只有作者自己認為了不得,那也不能傳播,就失去文學的作用。所以,當創新的作品出來,我們要審度這創新是成功或失敗。就整個文學發展史來看,的確需要創新;但擔任文學獎評審,應是從中挑出較「經典」的作品,所以也不能一味求新即好。此次參賽作品題材滿寬廣的,有鮮明的時代事件,有政治與社會現象鋪陳,也有人生方向的追求或倫理關係的詮釋,我想應可以選出好作品。
唐捐:我一直在思考,一首詩為什麼要寫五十行?第一個理由當然是為了參加比賽,但當然不能只是因為這樣。逼近五十行除了表現能耐也是自我考驗,平常寫詩大概不會寫這麼長。一首詩寫到五十行,除了抒情性與社會關懷,還必須有敘述性跟知性的成本,否則讀來容易是表面上詩行還在進行,但情感已經跑完了,出現自我周旋與重複之感。特別要強調的是,敘述性可能是難以避免的,不是要講太複雜的故事,而是要有局部規模的情節,詩才能發展,缺乏發展的詩硬撐五十行就會有灌水的感覺。台灣的詩,「抒情」是一個重大特點,但要引用更多資源,不能停留在直覺式抒情手法。好的抒情應具有反省的成分。抒情除了自我表達還要尋求共鳴,這時,技巧就是重要的美德,如果你有精準的技巧,無論處理任何題材,都可以讓詩成為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因為語言精準,技巧適當跟主題配合,那麼引起的共鳴就算未必較廣,至少會比較深。詩的語言是所有評審都會特別強調的,因為「寫詩」就是利用語言的強度與濃度,促成一種不可翻譯性。因此,雖設想很巧妙,但呈現的結果沒能發揮「詩」這個文體的優勢,可能也會比較缺乏「身體」,因為詩不是只有「概念」。此次參賽作品在生命感發的層面很廣,題材豐富,但在語言跟結構上,完美而不失手之作較少,意即,不是風格喜歡與否的問題,有些詩還沒到達那層次——若僅是失手較少的詩,有時關乎整體審美,評審還可以相互討論。所以,在完成風格的角力之前,可能還需要強化語言的鍛鍊。
陳大為:我的評審標準是尋找一種獨特的聲音,這種聲音可能是還沒有形成個人強烈風格之前,對事物或對人生的某一種態度,這樣的姿態在詩之中,會看出他的修辭策略與謀篇。更具體一點來說,我希望尋求兩極化的詩,一種是「奇」,一種是「正」,可以是在手法或題材上非常獨特,或者,也可以是非常普通;若屬後者,如何讓讀者有所感或能被觸動,就必須在那普通之處顯現出獨創性。這一次閱讀參賽作品後,我會更加強調「節制」的重要,無論是意象或情境都不需要過度鋪陳。節制能讓詩不必往行數的上限硬撐,三十幾行能寫完的詩,就應適可而止。
經評審協商,決議首輪投票,不分名次,各圈選三篇,結果為:
四票作品
〈換行〉(唐捐、陳大為、陳義芝、零雨)
三票作品
〈感覺那根針還在〉(唐捐、陳大為、零雨)
一票作品
〈南方手誌〉(唐捐)
〈不存在的聽證會〉(陳義芝)
〈安娜〉(羅任玲)
〈六月十三,在府番〉(羅任玲)
〈一位東部居家服務督導的一天〉(陳大為)
〈再說一個故事〉(陳義芝)
〈每日動態〉(零雨)
〈塊莖〉(羅任玲)
○票作品
〈衣櫃歲月〉、〈老是和你一樣〉、〈落花而生的摩登女子〉、〈吃魚〉、〈超級.瑪麗〉
未獲票作品不列入討論,評審針對獲得一票以上的作品進行討論。
一票作品
〈南方手誌〉
唐捐:此詩描寫一趟青春回顧之旅,大概敘述者平常在北部工作,搭火車回到南部。不能說它有很重大的主題,記述意味較濃,讀起來很愉悅,有獨特語法,舉重若輕,結構上也有獨特性。但是,比如「我已飲過咖啡」,似乎不需要再加上「冰薄,色黝,無甜」,略嫌鋪衍。最後兩行或也可以刪除。整體來說,我喜歡它的敘述性,雖然並不完美。
陳大為:題目雖有「南方」,但筆下的空間是虛無的,並非一特定城市,畢竟連馬來西亞、澳洲都算南方。作者刻意營造一種往南行走的歲月感,或屬於回憶,或屬於重逢,但讀到某些地方會有落空感。落空不等於空洞。好像抓不到作者要講的。而詩中那些人稱H、L、D,會讓虛無感增加,彷彿那些人沒有血肉。其實作者想完成的事情都達到了,只不過不夠滿足我。
唐捐:我反而還滿喜歡那些人稱的使用,且此詩有一點魔幻的氣味,比如寫到祖父那一節。
零雨:雖然這首詩的文字讓人有點頭痛,偶爾會故意扭曲,整體來說仍是有魅力的。我喜歡第四節出現超現實的荒誕,也滿喜歡最後面那個有點驚奇的結尾。但其他地方的文字,有時會一句賦予太多任務,像是穿著太重的外衣,不知道是想要施展魅力,還是覺得這樣才能代表南方?
羅任玲:這首是我的前五名,這是有風格的作者,雖說前述缺點都存在,但缺點也可能是其獨特處。需要停頓很久去想的隱喻,在整首詩裡還不少,有達到其詩語言的目的。我喜歡作者以看似鬆散的態度去編織短片一樣的東西,給出影像感而非叨叨絮絮訴說,很被吸引,眼前似乎也出現那片荒涼空曠的風景。第四節除了寫得很美,也有對生存、生命、死亡等事物的省思,讀了像是自己也端坐在雜草叢間,思索起來。
陳義芝:有些地方的語法稍嫌勉強,不知道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表達,而不是靠高明的讀者來幫忙詮釋。各位讚美的段落的確是這首詩最動人的地方。
〈不存在的聽證會〉
陳義芝:此詩不是現代主義那種挖掘內心的作品,而是關注當下的現實議題:人類對生存空間的破壞,並批評了政府與政客的對應。帶著敘事的語法,又刻意弄成比較生澀,比如故意拆解「以身試,法」,語義上能連接,卻可以使詩的表現不顯流氣。而這樣較為通俗的題材,用這個筆法來寫也不錯,讓你可以一頓一頓,慢慢讀。全詩雖講自然被破壞的狀況,但也有開展與堆疊,直到最末節,表達都很明朗。
唐捐:這首詩花比較多的力氣在反諷性的經營,包含題目整體和局部詩行,如果能更強化戲劇性,增加段落的高潮,起伏或會更大一點。目前的寫法中規中矩,但比較容易在預期之內。
陳大為:此詩有「理念先行」的困境,因此整首詩會朝向預期發展,讀前面便知道後面要講什麼。儘管如此,有些句子還是有出現小小的閃光。但這樣平穩,中規中矩,要能有很突出、贏其他篇的優勢,恐怕也很難。
零雨:其寫法確實就在預期之內,結構也是,因為很平穩很規矩。我比較介意文字故弄玄虛,或是文白夾雜,顯得刻意。
〈安娜〉
羅任玲:此詩初讀沒那麼喜歡,愈讀會愈被它特別的風格打動。作者寫一名被隔離十四天的男性,在孤獨中虛構出一個人物「安娜」,而藉此成功嘲諷了武漢肺炎。全詩布局也非常嚴謹,呈現時間不斷重啟循環,直到最後一節做了精采的總結。它的文字很適合朗讀,音樂性節奏感都掌握得很好。最好的是呈現出風格,有自己的語彙和表達方式,不是只講別人講過的話。讀這首詩讓我想到艾略特〈荒原〉描寫現代人絕望、無路可尋的狀態。此詩寫出相仿狀態,那種內心的「荒原」當然不是現實,就像跑野馬,或如幻象,或人在極度無聊時的白日夢,正因如此,製造出很多歧異性,讀了能反覆給我一些刺激,作者可說是做了現代詩應該做的事。
唐捐:這首詩讓我非常猶豫不知如何評價,但確實被它吸引。我知道這是一首被隔離的宅男之詩,關於隔離的感發,寫過這題材或正在寫的人應該很多,這首算是有所突破。我最主要的困擾是「安娜」該如何解讀。我自己把安娜當成虛擬的情人,但也不妨把她當成物質,比如網購買來的矽膠娃娃,因為裡面確實寫到性的經驗。作者之所以大量採用隱語,不是只為了遮掩,而是藉由這種彷彿布置很多謎語的寫法,可以比較大膽講出內心世界的狂想。整首詩斷裂式語言很多,很多地方鎖得很緊,應有一、兩處多多放鬆,給讀者一點解讀空間。因此,有些段落我被感發,有些段落我也沒讀懂,沒辦法每句都對應,但也知道其風格如此所以不會過度計較。這種文詞放縱,也帶有一點神話性,因為人在各種場合都可能有被隔離的情境,象徵力很強,只是關乎現實的敘述若能給出更多線索會更好。
陳大為:題目滿吸引我,讓人想起盧貝松電影《安娜》的女殺手形象,畢竟十四天沒事可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出強烈而具體的性幻想對象,打發無聊。同時,一個人被關十四天,每天一樣重複,很難有什麼結構,散亂之中,唯一有條線可以貫穿:安娜。是否有〈荒原〉那麼高的層次我有點存疑,因為有些句子可能可以更好,有些句子則震撼感不足。如果用比較輕鬆的語調來寫,或許在閱讀上更能夠進入其情境。結尾確實寫得很好,是所有篇章中我最喜歡的結尾,這篇也很接近我的前三名。
零雨:我也最喜歡結尾。這是風格獨特的詩,成也風格,敗也風格。要表達的內容並不難懂,但作者懂得變換文字,把衣服穿得更吸引人,更有魅力。然而文字上的華麗,也可能變成值得商榷的地方。
〈六月十三,在府番〉
羅任玲:不管讀多少次,我都很被這首詩打動,不僅語言節制冷靜乾淨,使用細膩的影像去連綴許多細小片段,帶出濃郁詩意和深邃情感,除了傳達情感,還提出深刻的洞見。作者寫他的父親和爺爺,使讀者能感同身受,是好作品才具有的感染力,每一節都動人,幾乎沒有敗筆。這樣一首關於時間,記憶,生命與死亡的詩,像電影運鏡般,讓人可以反覆安靜凝視,繼而得到感動與思考,且不是強迫你去接受。正因如此安靜,所以我被打動了。
陳義芝:這首詩寫的是人世間很普遍的題材,也算是悼亡之作。「六月十三」是時間,「府番」則是雲林地名,或是一處公墓的名字,但因用於題目,如果還可以對「府番」多一些刻畫,就更好了。我欣賞最後一節乾淨的語言,其他節讀來則有親切之感。
唐捐:作者花費比較大的力氣在「敘述」一事,象徵跟隱喻的部分沒有非常大的開展,這樣的詩當然也有其價值與值得尊敬之處。可以說是一首敘述乾淨俐落,透過敘述帶給我們啟發與餘味的作品。
陳大為:整個敘事都很嚴謹、完整,沒有太大敗筆,該傳達的都傳達了,但我也感覺「府番」做為符號,內文雖有點到,但沒有很完整的發揮。
零雨:這首詩也在我前面幾名,文字很乾淨。題目所要扣緊處應該是第三節「府番,用台語讀/像復原」,畢竟死亡的人沒有辦法復原,而整首詩要寫的就是第三節第四行「應是隱隱作痛的吧」,作者在這方面是寫得滿成功的。
〈一位東部居家服務督導的一天〉
陳大為:這首詩的題材是一直以來我很關心的。東部偏遠地區有這樣給弱勢族群的居家服務,可是作者沒有從弱勢者、而是從居家服務員的角度來寫,才是我肯定之處。這是一個很難寫的生活性題材,有些句子我滿喜歡的,好比「讓我能像植物一樣,即使斷折/每天都還能夠重新生長」寫出勞累感與精神的支撐力。我較欣賞的是第四節,居家服務員幫被照顧者洗澡的畫面,我曾看過類似的紀錄片,比對起來,作者把這畫面處理得很有美感。我較不喜歡結尾,略顯刻意,也不明白為什麼要「印蓋一模一樣的允可記號」——收束在指甲花那一節也未嘗不可。
零雨:如果這首詩跟〈超級.瑪麗〉比,似乎〈超級.瑪麗〉境界又更寬一點。整體的提升也有,且愈寫愈好。
羅任玲:確實這首可跟〈超級.瑪麗〉比,它們優缺點剛好相反。我原本也考慮這首,因為比較生活化,目的性沒那麼強,第三、四節的小細節有打動我。可惜後面弱掉了,如果能留一點餘波盪漾會更好。
陳義芝:如果選第四篇,我會選這篇。這是一個社會題材,和現實有關聯,居家照顧這麼辛苦的工作,卻又不是講弱勢的苦難,而寫居家服務督導的一天。最後一段我覺得有其批判性,對大人物來說,這些居家服務只是「政策」,那些需要實際付出的辛勞不過是「比海岸山脈高的在案資料」。詩要產生什麼作用,有時不能只從語言文字的經營來判斷。作者要呈現怎樣的意旨?能否關聯到人?藉由這個切片,此詩還是能帶給我們一些思索。
唐捐:我也還算喜歡這首詩,有現實感,也有細節鋪衍的趣味性,甚至可以說,結構上不是每個段落都完全為一個重大主題服務,有時甚至接近記事,而題目本就帶有「記事」的意味。從主題表達來看,偶有閒筆,比如「一邊開車/一邊吸啜奶茶」,這代表他有一點從容,並沒有那麼急著每一句每一段都要做表現,增加閱讀趣味之餘,也扣住一個比較有血肉的真實。
〈再說一個故事〉
陳義芝:雖然詩的閱讀不是線性的閱讀,要整篇讀完,整體來觀看,但讀的時候還是會循序漸進。因此,當我還沒有讀到此詩結尾處註腳,我視這篇為人生顯影的普遍故事,也的確如此——當生命故事來到最後,你會「掐住它的頭,抓住它的尾」,同時也會掩藏、磨鈍。我亦不是因政治意識形態支持這首詩,純粹就表現而言,此詩從個人遭遇出發,還能輻射出一些共通思索。比如第三節「一輛吉普車呼嘯而過」當然是寫警備總部,但也可以是人生奔馳的意象;又如「踩著泥巴的腳,踩過鮮血」不一定是威權時代縮影,也可能是任何社會中的情況。到了第八節,則突顯出書寫的意義,雖然有些人不一定書寫,但是代代相傳。最後也沒有做出過於結論式的說明。人生好像就是這樣,無論是追求或苦難,都是永無止境的。讀到最後可以感覺到作者有很完整的一個意圖,而這種表達也有其莊嚴性。
唐捐:這首詩語言很漂亮,有其精緻性,但或許可以更放縱一點。正文跟註腳之間,形成一種對話,如果不要那條註腳,這首詩是獨立的,可以套進很多不同情境,正因如此,只套進末尾註腳的故事時,反而沒有那麼必然。亦即,喻體跟喻依之間沒有結合得很緊密。要不然,其局部技巧和語言表現是不錯的。
陳大為:這首詩的節奏是我喜歡的,很舒緩,一種平穩的漂亮,因此缺乏出奇亮點,讀起來沒有哪一處特別吸引。我感覺若沒有那條註腳,這首詩可以更有普遍性。但如果沒有註腳,題旨就不能成立,變成內文要倚賴註腳才能完成作者想要表達的,我比較不建議這樣的寫法,我期待光靠詩的內文就可以充分傳達作者要表達的東西。
零雨:第一次讀,我也被這首詩吸引,但每一次重讀,它的亮光好像在減少。也就是它確實很平穩,但魅力會隨著一再閱讀而降低。
羅任玲:這首詩真正的問題就在於句子太漂亮了。作者很有自覺在寫一首很漂亮的詩,目的性非常強——目的就在於最後的註腳。正因所有環節都照顧得很好,包括細微的標點符號,可以想見這是個面面俱到的作者,反而少掉詩比較自由、奔放的想像空間。同時,如果這首詩必須倚賴最後的註腳才能成立,那種倚賴也會是它的失敗。
〈每日動態〉
零雨:此詩可貴的優點是結構非常好,氣非常足,顯示書寫的熱情,環環相扣,一氣呵成,不讓讀者喘息,且有現代感,把臉書特性發揮到極致。感覺作者既是書寫者也是參與者也是觀察者,無論就詩的結構性,或語言,或想表達的東西,都寫得不錯。大家沒有選它,是因為現實性太強嗎?
羅任玲:我欣賞乾淨的語言跟意象,但此詩有太多意象纏繞與拗口句子,讓它的力量被削弱。港警攻陷理大是非常特殊的事件,每個人來寫都會不同,雖然知道作者使用括弧有特殊目的,但就結果來說,很干擾閱讀。此外,即使是寫實詩還是該有適度留白,讓讀者有想像空間,否則何必寫詩呢?
陳義芝:詩那麼簡短,每一個語詞都要發揮作用,所以西方詩人才說,詩裡每一個語字都是意象,因為要產生作用,除了字面意思,還能形成整篇的語境。我感覺此篇某些語言缺乏表現力,且倚靠副題給出的意圖來支撐全詩,若拿掉副題,其敘事語境無法獨立。
唐捐:此詩有紀錄的意圖,作者使用有點紛亂的語言,想要模擬當時事件,此意圖有一定的成功,但如果用更高一層標準來要求其表現,就會發現詩中出現的意象,比如蛇、蝴蝶、荷花等,好像是被刻意召喚過來的,並沒有跟事件本體產生比較密切的關聯。
陳大為:我讀了很多在這場運動中所寫的詩,感覺這首詩少了一點姿態,不管是赴死或戰鬥姿態,甚或是徬徨,此其一。其二是它確實有較多句子的毛病,似乎應該重新寫過。有些冗長句子,要表達的東西其實沒有那麼多。有時則是想要營造緊張氛圍或是紛亂情緒,但控制得不夠好。架構還是有的,是嚴謹的。
〈塊莖〉
羅任玲:這篇寫法很特別,詩中最核心部分即「靈魂深處的水」,那種企圖探入的過程是複雜漫長艱辛的,作者以身體為對比,一層層往下觸及,雖然要談的是靈魂,但第二節開始描寫欲望,透過象徵寫出生命的果實如何腐爛後孕育成塊莖,沒有太多浪費的想法。第三節「虛無無堅不摧」是關鍵,彷彿整個人生已是一種虛無,但因為還活著,必須每一天去穿越那虛無;當來到第四節「穿過頭蓋骨」時,死亡已呼之欲出。「地下狂歡節」的想像則跟題目「塊莖」結合。直到最後一節,都仍在尋找開頭提到的「靈魂的水」。其他詩會在結尾處給出一個確定答案,此詩高明處正是其曖昧懸宕的狀態,形塑更大的想像空間,神祕幽深的詩意盡在其中。當然也有缺點,這麼短的篇幅,重複了三次「我繼續探入」,兩次「要多久才能觸及」,應該找到可替換的語彙。
零雨:讀這題目,很快想到德勒茲的「塊莖理論」,作者也許讀了該理論,寫出這首詩,此詩有點難以進入或許正因它哲理性比較強。德勒茲的塊莖理論是跟樹的理論做對抗,前者多元、非理性,後者單一、理性,作者以水做為引線,水會往地下延伸,就像塊莖理論往地下延伸,整首詩都在做靈魂的探索,觸及愛與死亡。這篇也在我的前五名。
羅任玲:我倒不覺得這首詩很理論化,因為讀的時候不一定會聯想到德勒茲。塊莖是一種看不見的事物,平常肉眼所見、地表上的事物太多了,作者放了隱喻在詩裡:有些重要的東西需要靈魂之眼才能看見。
陳義芝:此詩有一些陌生化的語詞,但語意的連結,較難形成意境,用似乎相反相成的方式來表達想法,不太能確定作者企圖達到什麼目標。
唐捐:這是一首具「身體感」的抒情詩,氛圍強烈而純粹,不無耽溺。零雨老師給了這首詩很有趣的詮釋路徑,但如果脫離塊莖理論來讀,也有其獨立性,因為「塊莖」本身沒有太複雜的枝葉,一如敘述者回到比較原始的身體狀態的感受。整首詩雖在一定範圍內依照自己的思路發展出情節,但不是以外在動作進行,因此在閱讀上會有一點障礙。語言是有魅力的,或許局部仍有待斟酌處,但整體而言是成熟、有風格的美。
陳大為:喜歡前三節,靈魂不斷往下探索的過程,有種哲學性氛圍,雖沒有很精確說出要探索什麼,但傳達一種追尋的感覺,留下很大空間給讀者摸索。第四節開始,本來較凝練的口吻有了轉變,結尾那一節則寫得過於直接。
三票作品
〈感覺那根針還在〉
零雨:作者使用很簡單、自然的文字,寫出一個很生動,有點弔詭,好像在寫另一個人,又像在寫自己的敘事,這是他很成功的地方,尤其是最後的結尾,太有趣了。文字整體沒什麼問題,他的魅力不在於故意扭曲文字,事實上他的文字一點都不浪漫,但整體的荒誕感,就讓你覺得魅力無窮。
羅任玲:這首詩有很強的戲劇性,作者也非常清楚哪些趣味點會引起讀者共鳴,似乎也達到了效果。但除了這些趣味性,我其實還期待這首詩可以有更深刻或獨特的思維在裡面。此外,它的語言像是小說的片段,詩質也相對稀薄。比較深邃懸宕的是最後兩節。
陳義芝:這首詩有個性與特殊性,如果讀者能欣賞這種生命調性,應該會很有感覺。但是有幾個地方,比如「我幹過的地方」或「他一向是被上的那個」,我不確定詩是不是要這樣表現?
唐捐:這首詩得三票,我有點意外,雖然我喜歡也投了它。作者確實寫出一首有風格的怪詩,沒有什麼漂亮詞彙,談笑的語調,逆向操作用一種俗的方式寫出不無憤懣的情傷感覺,且把分手的那人寫得像對方又像自己,彷彿照鏡,你跟我進行辯證,也可以理解為一首同志詩。少數人可以這樣用很口語的方式來寫,而居然能產生一種當代感的詩味。這種語言在容易之中,有其難度。段落持續推進,還有被設計出來的戲劇性,筆法帶著魔幻,口語帶有雙關,除了「愛」和「癌」的聯想來得太容易,其他多屬幽默智慧的雙關,可見作者也有對人生與愛情的洞察,在此風格中,實屬難得。
陳大為:我滿喜歡這首詩。此詩有一種人生態度,不管你喜不喜歡,因為其人生態度很明確,語言和調性就更加鮮明,一路讀下去,念頭起伏逼真自然,不會刻意,節奏感挺好的。第一節第二行「有人上門問自己為什麼和自己分手」,這句子我讀了好幾次,到底這是情傷之作——曾有一個跟自己太相似,無法相處而割捨的情人?還是說,把自己個性中那個很自己的區塊拋棄了?兩種讀法似乎都能成立,只是如果分手對象是從前的自己,「他屁股的形狀」和「我幹過的地方」就比較沒辦法成立;因此還是有些小地方沒辦法很精準照顧到兩種詮釋脈絡,雖然作者意圖如此。
四票作品
〈換行〉
零雨:結構頗佳。寫來非常自然。「換行」有其雙關。一邊逛百貨公司一邊遇到詩人,用詩人做為引線寫整個人生,等於在行走中遇見詩人,也遇見自己,寫得滿不錯的。
羅任玲:優點是語言純熟,思考冷靜縝密,布局很妥善。從地下一樓,到五樓,到九樓,每一層樓對照不同的人生切面,對詩人的處境有深刻洞見和思索。雖是寫詩人C,但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現實人生。可惜因為大部分是陳述與說理,缺乏最重要的意象的語言,如果能適度留一些畫面給讀者思考,會更有留白之美。
陳義芝:這首詩等於有三章,第一章在B1,第二章在五樓,第三章在九樓,用空間來表達了時間,簡政珍有首詩也以這樣的手法表達。由此來看,時間順序也有其意義。這個詩人的書寫先被家庭現實取代,然後又被社會聲光與通俗吞噬。最後只能滄桑回顧從前有過的寫詩經驗,或是,以詩為代表的愛與憤怒。讀了會逼人去反省,或照見一些人是不是在現實中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表達上有其構思。
唐捐:布局不錯,整體構思是一個人生的縮影,有完整性,卻又完美到令人「嫌棄」,彷彿人生的隱喻就是存乎這樣的設計。整首詩出現寫詩的「換行」,走路的「換行」,轉換行業的「換行」,都是設計。情感的推演也有稍稍突兀之處。不過,一開頭的語言就表達一種意念冷靜的語氣,這一點做得很好,但語言本身的精緻度還有強化空間。「愛是唯一的嚮導」和「少年時迎面的風」兩句,引用、改寫楊牧的詩,作者或許是故意透過最受大家推崇的楊牧,來代表詩人形象之一。其實他的某些局部,可能真的受了楊牧語法的影響。「篤信懷疑」或「積極地消極」則太像簡單的修辭練習,這些地方可表現空間都很大,如果用自己的句子再造一下,寫慢一點,會更完美。
陳大為:其實詩人C不一定是真實存在人物形象,我們隨著敘事者由低而高,幾乎是這首詩中最高的那層樓,回到夢想曾經存在之處,看他們兩個人很尷尬地相遇,一個拿著自己年少的詩集,一個連寫詩的夢想都拋棄了,整個敘事感滿貼切的,不會很刻意去營造情境,很順可以讀完,這一點我是滿喜歡的。
所有作品討論完畢。進行第二輪投票,評審決議從有獲票的十篇作品中,各自挑選五篇給分,最高5分,最低1分,結果如下:
〈感覺那根針還在〉16分
(唐捐5分、陳大為5分、陳義芝3分、零雨3分)
〈換行〉15分
(唐捐3分、陳大為4分、陳義芝4分、零雨4分)
〈安娜〉10分
(唐捐4分、陳大為2分、羅任玲4分)
〈一位東部居家服務督導的一天〉8分
(陳大為3分、陳義芝2分、羅任玲3分)
〈六月十三,在府番〉6分
(零雨1分、羅任玲5分)
〈再說一個故事〉5分
(陳義芝5分)
〈每日動態〉5分
(零雨5分)
〈塊莖〉5分
(唐捐1分、零雨2分、羅任玲2分)
〈南方手誌〉4分
(唐捐2分、陳大為1分、羅任玲1分)
〈不存在的聽證會〉1分
(陳義芝1分)
評審決議依分數高低,由〈感覺那根針還在〉獲得首獎,二獎為〈換行〉,三獎為〈安娜〉;〈一位東部居家服務督導的一天〉、〈六月十三,在府番〉並列佳作。會議圓滿結束。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