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正大學教授研究抄襲議題20年 出書教創作者如何不抄襲

2022/05/07 20:36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中文系教授江寶釵發表《中文書寫創襲傳統與學術倫理》一書,探討中文創襲、抄襲議題。(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近年來國內多項文學獎發生得獎作品抄襲爭議,而不少名人的學術論文抄襲爭議更層出不窮,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中文系教授江寶釵,探討中文書寫、學術研究抄襲問題20年,將研究成果出書《中文書寫創襲傳統與學術倫理》,由遠流出版社在5月出版,說明中文書寫抄襲的規範,並告訴創作者「怎麼寫,才不是抄襲」。

江寶釵說,其實在中文創作中,模擬、仿作被當作學習的過程,許多人從小學中文,就先從抄寫開始,她研究中西文化發展的脈絡,說明中文「創襲」的發展,還有西方興起學術規範對創新的要求,來探討為何許多人陷於抄襲,而不自知。

江寶釵說,抄襲於現代的定義明確,不可在無標示的狀態使用別人的特定修辭或創意,不只是學者研究時必須遵循,也是中文創作時的原則;現代學術、創作環境競爭,常見作者使用別人的意見再換句話說,成為自己的意見,許多人並不清楚抄襲的意義,會認為「用個一兩句有什麼關係」、「已有修改了」,但在創作或研究上,此舉均違反學術倫理。江寶釵說,不抄襲其實很簡單,使用他人的修辭或創意時,加上標注,歸功於原作者,將原作者、出處及引用頁數寫明,並使用獨立引文或加上引號交待清楚。

江寶釵曾多次承辦各項文學獎,認為要避免抄襲,才能發揮文學獎倡議創作的精神,但全台灣有200多個文學獎,許多得獎作品並未印製作品集,即使印製,也不易取得,因此也有文學獎得獎作品被抄襲,又再得獎的情形,她認為文學獎投件人不應心存僥倖,共同維護創作,追求突破、創新的目標,讓全國所有的文學獎都能遠離抄襲的污名。

「中文書寫創襲傳統與學術倫理」一書整理大量文獻資料,比對從古代到現代的各種創作,並有台灣多項文學獎得獎作品抄襲案例,也讓讀者瞭解創作時如何引注,免於抄襲;江寶釵表示,感謝遠流出版社創辦人王榮文支持,將她多年研究創襲、抄襲議題的成果出版,讓創作者了解什麼是抄襲,深化對抄襲的了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