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月桃、苧麻、纖維 多元編織工藝展原民文化語彙
原 物語-台灣原民工藝展展出編織作品。(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原住民文化是台灣重要的主體文化之一,是最悠久親近這塊土地與自然精神的文化。昨(8/1)「原住民族日」,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劃兩檔原住民族特展,以工藝的語彙表述民族日的內在精神,印記台灣社會和解與和諧的軌跡,並分享原民文化傳承再創新的工藝表現。
原物語-台灣原民工藝展,展覽空間一隅。(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首先,於台灣工藝文化園區生活工藝館展出「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展覽中的「原」,是讓人細細體會原住民的文化,親近原住民的語言智慧,方能認知於台灣自然土地最濃的「原」味,是原住民族為台灣創造與保存下來,並讓多數當代台灣人在尋找土地生命力時,得到慰藉與啟發。而「未」,代表要努力創新的文化。「原‧未」,是連接於最根本的台灣原生命力的創新,連結傳承無形臍帶的新生,站在銜接過去與未來的「當代」,向前、向後瞻望原住民工藝的「起源」與「未來」,以工藝切入,探究原住民各族群所蘊藏之智慧,時時不忘思考原住民文化起源、材料展現、發展進程、歷史生活、社會經濟、泛靈信仰、宇宙觀等來豐富我們對臺灣的生命史觀,從當代工藝家的新創看見原始工藝與當代元素的巧妙結合,呈現原住民工藝未來的想像,成為下一步出發的立足點。
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野生月桃籃」。(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而在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展出的「原物語-台灣原民工藝展」則象徵台灣原住民生活工藝是一種自然的語彙,擅於就地取材表達在地的風土人文。展覽介紹原住民家屋,集結苗栗司馬限部落的口簧琴工藝、苗栗南庄東河社區的苧麻編織、南投松林部落的纖維編織、阿里山來吉社區的藤編、台東石山部落的月桃編織以及花蓮新社部落的香蕉絲工藝等,原住民工藝不只是物件、不只是聲音,更是深層的文化現象表達,本展以工藝為媒介,發現原住民文化的多樣性。
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海在旅行系列。(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為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常態展,展出地點為生活工藝館一樓、「原 物語」台灣原民工藝展,展覽日期至112年2月28日,展覽地點為: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藝文空間。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