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你是台北人嗎?」 坐這裡被搭訕測桃花指數

2022/09/23 07:00

《Still (life) in Taipei》,創作者為薩維耶・勒華和余美華。勒華近期作品多探討展覽中的時間與空間,以及在博物館或其它公共空間,觀眾與現場藝術之間的關係。林育全攝影。(北藝中心提供)〔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假日走進北藝中心,在一樓服務台詢問最近的表演、坐在大階梯上等人、或在二樓觀賞紙雕、坐在鯨魚椅上玩手機、瞭望S玻璃外的圓山,突然有人湊近來問你是不是台北人?來北藝中心做什麼?不要緊張,這不是無聊人士來搭訕,而是北藝中心開幕季的一個節目。《Still (life) in Taipei》是個不必買票、也不能預先排定時間的表演。七位表演者於北藝中心周末開放的時間,在公共空間穿梭,與民眾互動,由打招呼開始,探問彼此與台北的關連,了解民眾對當下共處的場域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印象,乃至進一步分解「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意涵,表演者隨著問答的脈絡展演特定的動作、擺出「靜物」的姿勢,啟發更深一層的聯想。

舞蹈家許生翰於《Still (life) in Taipei》,林育全攝。(北藝中心提供)《Still (life) in Taipei》為法國編舞家薩維耶・勒華和香港編舞家余美華,與七位台灣藝術家,共同為場館量身定製《Still (life) in Taipei》,上周末演出後,受到許多觀眾青睞,很多民眾對於沒有專程來看表演,表演卻突然發生在身邊,而且是為自己而演,有著意外的驚喜。此一表演將持續兩個周末(9月24、25日、10月1、2日),歡迎民眾親自體驗。

《Still (life) in Taipei》,發生於北藝中心公共空間,帶來出奇不意的表演,林育全攝。(北藝中心提供)勒華近期作品多探討展覽中的時間與空間,以及在博物館或其它公共空間,觀眾與現場藝術之間的關係。余美華的編舞檢視私人與公眾的敘事及歷史,將表演作為與他人相遇和陪伴的場地。《Still (life) in Taipei》同樣在公與私的空間遊走,發生在大庭廣眾之下,然而又是與個別民眾私密的互動,彷彿是專為一(群)人所做的演出。上周末演出後獲得很好的迴響,有民眾表示表演很隨機在身邊發生,而且表演者穿著就像是路人,是意外的驚喜。還有民眾說表演者主動來搭訕,感覺很親密,不像進劇場看戲那樣被動,而且表演是在問答間產生,彷彿自己也參與了創作。

佛朗明哥舞蹈家李律,林育全攝。(北藝中心提供)七位表演者包括佛朗明哥舞蹈家李律、演員高若珊、跨性別表演藝術家曾智偉、舞蹈家許生翰、表演和影像藝術家許家玲、變裝表演家張義宗、舞蹈家劉奕伶,他們都分別和勒華和余美華溝通分享討論過,決定出能代表自己的經驗專長、又符合創作者整體構想的表演內容。

可能隨時就在身邊發生的表演。左為舞蹈家劉奕伶,林育全攝。(北藝中心提供)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表示,北藝中心與國際合作的腳步從未因疫情而停止,《Still (life) in Taipei》克服萬難演出,非常不易。這個表演把場館打開成為遊動的表演廳,破除大眾對看表演的成見和期待,把表演融入生活,把表演者變成朋友,是北藝中心「打開可能,成為可能」精神的絕佳體現。

《Still (life) in Taipei》在9月24、25日、10月1、2日11:00至20:00繼續演出,10月1日白晝之夜延長到子夜0時,詳情見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s/single/285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