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鬥筆之徒陳景聰見證毛筆興衰 全盛期3、400萬毛筆流通

2023/07/08 15:10

無形文化資產毛筆製作技術保存者陳景聰,投入毛筆工藝50年,現仍繼續鑽研在毛筆文創領域,一生稱得上是「鬥筆之徒」。(記者張聰秋攝)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65歲的毛筆製作家陳景聰,被登錄為台中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毛筆製作」及認定保存者,一生唯一的工作就是製作毛筆,投入製筆工藝師已經50年了,天天與筆為伍,更把夕陽產業的毛筆成功轉型為文創,一生稱得上是「鬥筆之徒」,見證台灣毛筆的興衰。他說,社會再怎麼轉變,科技再進步,一定都會有愛寫毛筆的人存在,製作毛筆的行業不會消失。

會做毛筆也寫了一手好書法的陳景聰,應彰化縣文化局邀請,在彰化藝術館辦展覽,同時也免費教製作毛筆,傳承毛筆工藝。(記者張聰秋攝)

國內毛筆最發達的年代約1971到1981年,家家戶戶幾乎都要寫毛筆,學校也有書法課,作文、週記都要寫毛筆。陳景聰說,全盛期,尤其是學校開學期間,全台毛筆流通量高達3、400萬支,隨著毛筆被原子筆、鋼筆和鉛筆,以及電腦打字取代,毛筆變成工藝和藝術收藏品,不可同日而語。

陳景聰的毛筆工藝結合時事。(記者張聰秋攝)


16歲那年,陳景聰原到機車行當學徒,吃了一頓中餐,學徒位子被老闆的親友占了,他只好打包回台南家,剛好,他的表哥是製作毛筆的師傅,知道了他的情況,就把他帶到毛筆製作工廠當學徒,就此讓他一頭栽進製作毛筆的世界,再也沒有離開過。


陳景聰說,「手無縛雞之力」這句話用在他的身上最適用了,「我的力道不是很大,要去轉行很困難。」一路堅持下去就是不斷創新,並找新人來學。

毛筆工藝師陳景聰投入製筆工藝師已經50年了,天天與筆為伍,更把夕陽產業的毛筆成功轉型為文創。(記者張聰秋攝)


國內面臨的困境就是毛筆工廠找不到工人,找不到師傅,包括他在內全台就只有7位製筆工藝老師傅,不乏7、8旬高齡者,陳景聰還在「生產線」傳承帶學徒,他說,現在天天都還有生產毛筆,銷路沒有想像中好,很多都是「一樓做」銷售到「二樓去」變庫存,不要被毛筆不好賣嚇到,年輕人只要肯學,跟他學會製作毛筆100道工法,在毛筆工廠可賺月薪5萬元以上,也可當街頭藝人,一生受益無窮。

陳景聰的毛筆工藝作品,用一個人獨立完成的百道工法,讓毛筆技術與工藝相互輝映,並詮釋出修復毛筆的功力。(記者張聰秋攝)

彰化縣文化局邀請陳景聰展出他的100件時尚毛筆工藝作品,和80件他書寫及收藏的書法作品,即日起至7月16日在彰化藝術館展出,作品不乏採用不同動物毛料做成的毛筆,詮釋台灣族群大融合的「同島一命」,也有勸世警語「喝酒不開車」,更有「三人行必有吾師」作品,還有他手寫「天天開心」書藝,頗具看頭。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