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復興百年藍染文化 朴子重現木藍染布作品
好食作企業社在朴子牛挑灣教導學員製作藍染作品。(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朴子市一帶清代時是染料「藍靛」原料木藍產地,百年前因化學染料興起,消失在當地;社團法人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朴子好書室、牛挑灣文史工作室及好食作企業社合力復興百年藍染文化,今年種植木藍有成,經採收後製成染料,最近成功製作第一批藍染作品,還將結合當地布伯公信仰,拓展藍染、染布文化小旅行。
日治時期文獻記載朴子染布的產業資料。(陳俊哲提供)
關愛故鄉公共服務協會理事長侯淵銘、監事蕭英偉及文史工作者陳俊哲等人查考文獻,得知日治時期藍染作物遍及嘉義地區,水上鄉、朴子市一帶為重要產地,後因化學染料盛行,1920年代後種植面積萎縮。
協會成員與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副教授莊淑瓊帶領的青年壯遊團從去年開始嘗試種植木藍,經歷多次試驗、失敗,終於在朴子牛挑灣一帶種植成功,目前面積約1分地,他們將採收的木藍植栽加上石灰浸泡,以浸泡沉澱法進行發酵沉澱,製作藍靛。
長期在社區活動的好食作企業社以「朴染再現布帛風華」計畫獲得國家發展委員會「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創生體驗組獎勵補助,由負責人黃冠雅在朴子好書室、牛挑灣吳杯初濟生病院進行藍染染布課程,最近陸續完成作品。
在牛挑灣生長的木藍。(記者林宜樟攝)關愛故鄉協會理事長侯淵銘(左排後)、監事蕭英偉(右排中)種木藍。(本報資料照,記者林宜樟攝)
牛挑灣文史工作室負責人伍麗環說,歷史建築吳杯初濟生病院保留朴子醫療史,而木藍為藥用植物,在此種植木藍、製作藍染作品,正好搭配此地特色,最近來自各地的成員用在地木藍做出的藍靛,製作藍染布染、手提袋及飲料袋等作品,重現百年藍染風華。
黃冠雅說,朴子現今仍存在與染布有關的布伯公廟,好食作將推出小旅行遊程,讓見證朴子百年染布文化。蕭英偉說,除朴子,協會在鹿草鄉試種木藍也有成功,將以「諸羅藍」為名稱,計畫串聯山區伙伴種植山藍,一同復興嘉義縣藍染文化。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