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百年寺廟文物普查 第1期建議提報18件縣級古物
〔記者蔡昀容/宜蘭報導〕宜蘭縣寺廟文化發展超過200年,縣文化局發起「百年寺廟文物普查」,第1期針對100間寺廟580件文物建檔,調查小組建議其中117件列冊追蹤,18件提報縣級古物。
寺廟是聚落發展的縮影,宜縣超過百年的寺廟,粗估300多間,文化局規畫4期調查,第1期針對頭城鎮、礁溪鄉、宜蘭市3地廟宇做文物普查,共442組580件文物,包含神尊、法器、香爐、神龕等,今天在宜蘭市東嶽廟舉辦發表會。
宜蘭縣文化局針對百年寺廟進行文物普查,計畫主持人葉俊麟 13日進行第一期成果發表。(記者蔡昀容攝)
調查小組替物件建檔後,從雕刻工藝、創作技法、美學鑑賞、與地方發展脈絡關聯等面向進行分析,針對具備年代、藝術性、歷史性或科學價值的物件,建議列冊追蹤或提報縣級一般古物。
小組初步建議,其中110組117件列冊追蹤,11組18件提報縣級一般古物,後者包含宜蘭市西關廟的木質燭台、碧霞宮的經文印板、宜蘭城隍廟的波浪形鐘口素面鐵鐘等,還有昭應宮的木香爐,有清楚的捐贈落款,是清朝嘉慶庚午年間、噶瑪蘭廳首任通判「楊大老」楊廷理製作。
文化局表示,會徵求所有權人同意後,再協助向文資審議委員會提報申請縣級一般古物;接下來還有三期普查計畫,後續將向文化部申請分年分期辦理。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