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尋味食欲之秋 「T+T」亞洲跨系菜譜的秋日演繹

2023/10/13 21:24

「T+T」推出秋季菜單,〈梨│蘿蔔│烏魚子〉展現豐富的風味層次。(T+T提供)

〔記者周幸叡/台北報導〕3度進榜、蟬聯米其林1星的「T+T」,創立於2018年,店名「T+T」是Tapas和Tasting的結合,風格上呈現Bistro的精巧與平易近人,卻揉和了Fine Dining的選材與料理水準,將亞洲跨系菜譜的繁複與豐饒,轉譯為具有共感的當代料理,激盪餐桌上的國際對話。

甜點〈蘋果│山楂│梅〉帶來甘酸甜鹹的清爽風味。(T+T提供)

T+T在秋季菜單上首度強調科屬植物在味型的連結,除了為創作帶來更細緻的架構,也讓味道之間的組合更有條理。譬如第1道菜色〈梨│蘿蔔│烏魚子〉,其中便有白蘿蔔與蕪菁這兩種同屬十字花科的食材。爽脆甘甜並帶著微辛的白蘿蔔,搭配鹹香鮮的烏魚子疊砌成花型,花蕊處點綴魚子醬提出鹹味,再將蜜煮過的西洋梨搭配蕪菁做成發酵汁淋入,藉著另一層甜中帶酸的滋韻,使風味層次更顯立體。甜點〈蘋果│山楂│梅〉亦延續相同思維,蘋果和山楂同為薔薇科,此道運用紫蘇做成的冰沙來搭配以山楂糖漬的蘋果丁,外層再包裹蘋果酒製成的果凍,帶來甘酸甜鹹的清爽風味。

〈鮑魚│蕗蕎│黑豬〉以新馬風味白肉骨茶做為發想。(T+T提供)

在T+T的菜譜中,往往可見主廚將亞洲區域甚至是台灣可見的風土小吃,藉由法式料理手法揉合進料理之中,以〈鮑魚│蕗蕎│黑豬〉為例,T+T將最為擅長的新馬風味白肉骨茶做為發想,不同以往以肉骨為原料一湯到底,先以大骨熬出濃郁湯頭,再搭配相關食材一同熬製而成,並加入鮑魚讓鮮味更為鮮明,最後沖上一杯清香的肉骨茶,喚醒人們記憶的味蕾。

〈干貝│豆漿│櫻花蝦〉保有台灣人記憶中的飲食元素。(T+T提供)

另道料理〈干貝│豆漿│櫻花蝦〉,以玩味台灣傳統豆漿店一定會看見的鹹豆漿為發想,由T+T所特製的豆漿裡特別融合海味的元素,用干貝做為基底做出的豆漿,佐以元貝與老母雞熬製的清鮮上湯,讓滋味更上一層,搭配上經典元素櫻花蝦乾與乾蘿蔔,既保有台灣人記憶中的飲食元素,又呈現出不同層次的風味。

〈瑤柱│羊肚菌│越光米〉將中西乾貨的瑤柱及羊肚菌,兩種食材的鮮度及風味融入米飯。(T+T提供)

在主菜之後以米食壓軸,已成T+T套餐的傳統。秋季的〈瑤柱│羊肚菌│越光米〉,靈感源自港式瑤柱撈飯,將中西乾貨的瑤柱及羊肚菌兩種食材的鮮度及風味融入米飯,再將食材泡發後所製成的濃郁醬汁沿邊倒入特製之鑄鐵碗中,搭配皇宮菜及炸過的鮑魚菇,重組成一道獨屬T+T的港式撈飯。不僅在食材、料理手法、菜色發想上的不斷鑽研與突破,這道料理所使用的鑄鐵碗,由精於金工創作的物物者團隊負責設計製作,從餐具的形制、質地、工藝,細膩地考量了用餐經驗。

主菜〈和牛│豆豉│韭菜〉以濃郁的豆豉醬汁襯托和牛的豐潤滋味。(T+T提供)

創辦人蔡元善表示:「這款鑄鐵碗從起心動念、菜色發想到製作完成共歷時一年半,T+T算是台灣西餐廳中很早就配備筷箸和米飯的餐廳,我們希望從回應亞洲風味料理脈絡的基礎上,進一步突破用餐體驗,利用鑄鐵的高蓄熱性,在淋上醬汁時,由鑄鐵碗中竄升的白煙與伴隨而來的沸騰聲,將帶來豐富的感官饗宴。」

甜點〈大黃│黃瓜│水蜜桃〉將大黃與黃瓜的漬菜,結合糖漬過的水蜜桃與法式酸奶慕斯。(T+T提供)

另一道甜點〈大黃│黃瓜│水蜜桃〉則運用了醃與漬的手法,將大黃與黃瓜的漬菜結合糖漬過的水蜜桃與法式酸奶慕斯,再搭配水蜜桃果醬與醃漬後呈現出透明粉色的大黃汁一起享用,主廚發揮巧思,將大黃和黃瓜切薄片編排為緞帶式樣,為秋季菜單留下甜美靈秀的印象。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