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第十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決審會議紀錄】怦然心動的時刻

2023/11/13 05:30

怦然心動的時刻

第十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決審會議紀錄

時間:2023年10月4日下午2時半
地點:《自由時報》一樓會議室
決審:林黛嫚、封德屏、郝譽翔、陳雨航、張瑞芬(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謝麗笙 攝影:陳逸寬

第十九屆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決審現場。(記者陳逸寬攝)

會議開始,基金會報告收件情形,本屆共收到四一六件來稿,由言叔夏,黃信恩;林達陽,劉梓潔;楊富閔,洪愛珠等六位委員分三組進行初審,選出四十四篇作品進入複審。初審委員得以不限篇數,推薦心中值得進入決審的篇目,於複審時參與計票。再由王盛弘、張惠菁、胡金倫等三位複審委員,選出十五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推舉封德屏擔任會議主席,並針對本屆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封德屏:這屆作品有共同特點,題材能反映社會關注,譬如階級,民俗信仰,父母老後的照顧,寫作形式則輔助其主題。散文文體本來就包含實用性和社會互動性,就像唐宋的賦,現在看來也是政論;五四運動的雜文,則是作家藉社會運動表達其思想。所以我樂見文學獎可以選出各種社會文本中的佼佼者。

陳雨航:在當今小說範圍極大化,散文範圍也有擴充的情況之下,我如何面對散文?我認為兩者有一些重疊,但小說比較多鋪陳或演出,散文則有較多內省,這批散文大部分也都有這樣的呈現。也許初複審想把各種多元議題選進決審,看不出有特別集中的主題。無論是否「政治正確」,我審稿還是回歸文學面來看。這次多篇作品會聚焦講述一件事,這件事也許不是那麼大,但未必不重要,它會因此而對應到人生課題,譬如雙眼皮、牙齒,因此常常給我見微知著的感覺。

林黛嫚:無論散文或小說,在此獎都可以看到對文學的實驗,並把文學的藝術擴充到極致。譬如今年,我發覺原來散文可以寫到這樣。以前我總認為散文好像遇到瓶頸了,必須向小說借技巧,可是在讀這一批作品時,又覺得,散文還有可以繼續發揮的地方,這是非常可貴的。此外,現今擔任決審很辛苦,因為每篇作品水準都很相近,以前也許某幾篇很快就出局,現在無論哪一篇脫穎而出都是很困難的。因此,就算落選也不要太難過,都仍然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郝譽翔:我第一次評審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散文這文類非常特別,因植根於個人經驗,自我的暴露跟坦誠會比其他文類更多。在此前提下,能不能提出新的觀照,幫助我們看待人事物有新的視角,是做為一個讀者或評審更關心的事情。這也是我心中評選散文的標準。這批作品,我雖沒有之前的閱讀經驗可做對照,但感覺稍有不足,同質性比較高,有點難評選。雖然議題是多元的,但多篇集中在身體書寫,比如口吃,口腔,變性,裸體,同志,性別,情欲等。在私書寫之外,能不能拉出更多視野或新的高度?因上述主題,在台灣文學寫作中,已經看過很多精采作品了。此外,有一些篇章也點出社會變遷脈絡,比如科技的,雙語政策的,或者移工的,海外的,境外的,可都點到為止,並沒有展現更有魄力的視角;本土題材,比如民間宗教,是很好的議題,也淺嘗而止。台灣散文走向多元化已多年,我們希望散文能展現更磅礡的視野,這批作品就這一點來說,是有一些小小遺憾。

張瑞芬:多次參與林榮三文學獎的散文獎決審,非常榮幸,每一年在這裡讀到的作品都讓我大開眼界。如果我要為此次評審寫篇感想,或許會定標題叫「怦然心動的時刻」。我們講了很多理論,看了很多作品,但是到最後,文字的魅力,以及節奏的掌控,還是一篇文章成功與否的關鍵──這篇文章看完你會記得嗎?第一眼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嗎?有些文章整篇看起來不錯,怎麼好像少了點什麼,如果再加點調味料或許會好一些?現在學生普遍的文字功力似乎有下降趨勢,以前像翁禎翊高三就獲得三獎。現在年輕一點的學生恐怕不容易擠進決審了。不過我們只管選出最好的東西,能表現這個時代寫文章的高度。

經評審協商,決議首輪每人不分名次,圈選五篇,結果如下:

四票作品

〈媽媽說我是假的〉(林黛嫚、封德屏、郝譽翔、張瑞芬)

票作品

〈神之子〉(林黛嫚、封德屏、陳雨航)

〈翻唱黃鶯鶯〉(郝譽翔、陳雨航、張瑞芬)

〈讓我們停留在口腔〉(封德屏、郝譽翔、陳雨航)

兩票作品

〈長短句〉(郝譽翔、陳雨航)

〈吃粽〉(林黛嫚、陳雨航)

〈塔縣〉(林黛嫚、張瑞芬)

〈溜爸爸的人〉(郝譽翔、張瑞芬)

一票作品

〈沒有香味的齊克果咖啡豆〉(林黛嫚)

〈記得的〉(封德屏)

〈K與電風扇〉(封德屏)

〈完全變態〉(張瑞芬)

○票作品

〈笑笑〉、〈微光〉、〈裸照〉

未獲票作品不列入討論,評審針對一票以上作品討論優、缺點。

一票作品

〈沒有香味的齊克果咖啡豆〉

林黛嫚:寫一個越南籍的人來台灣工作,感染了恙蟲,生死關頭思考自己遠離家鄉工作的狀態。這個作者也許不是非常熟練,很多文句看起來比較樸實,可是題材特別,現在台灣移工和新住民愈來愈多,能有一個外來者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台灣,很願意給他鼓勵。

郝譽翔:這真的是很值得書寫的面向。比較困擾我的是,它用一種菁英式口吻來寫,不是說移工就不能是菁英,而是對我來說那聲腔和內容有一點矛盾,這是我沒選的原因。

林黛嫚:他要念河內農業大學的,確實是菁英。

陳雨航:他可能是菁英,但那語氣是台灣的菁英。

封德屏:敘事有點混亂,現實場景的描繪太少。有點刻意用很多典故,文中直接表達那些知識,就失去了現實,也缺乏核心的意象。

張瑞芬:獨白稍微缺乏層次感,有點單薄。

〈記得的〉

封德屏:女兒照顧年老失能、失聯多年的父親,在過程中敘述對父親無用、欠債跑路的記憶。全文敘事方式一致而緊湊。從尋找車牌開始,將女兒對父親的厭惡和愧疚交織的記憶,和當下鋪展開來,並非完全線性的敘述,但是解謎的速度和謎語的難度剛好。這樣的情感累贅,難以一刀切斷,就像父親計程車上雜亂的家當。文字克制,成功透過意象把情感具象化,剪裁功力很好。

張瑞芬:題目缺乏記憶點,敘事有點混亂,到最後父親是不是失智了,沒有很清楚交代,因此收尾稍微無力,不然那種悲涼、無奈的真實人間,失敗父親的無言結局,是很值得著墨的。

陳雨航:關於題目:她「記得的」是,FA是father,744是去死死(台語),最後也強調病房號是744-1。看到第四頁,我才知道主述者是女兒,因為散文不是影像,作者可以更早告知讀者性別。另也有些敘述較模糊。我也思考,根據對爸爸的描述,他就是爛人一個,常見一個家庭的崩壞都是因為爸爸,那他有沒有過什麼好處?

〈K與電風扇〉

封德屏:用租屋處燒壞的老舊電扇比喻破碎的自己,K對待舊電風扇的方式,暗藏他也是如此對待敘事者;另外,作者也用燒壞來比喻自己不被重視,產生情緒的內核。文章主體由兩條線撐起來,燥熱,貧困,窄小凌亂的環境和心境的營造,都很適切。意象塑造滿克制的,儘管有些微匠氣,但對比和意象真的很好。

林黛嫚:這篇塑造的氛圍滿迷人的。住在頂加的情侶,一個喜熱,一個怕熱,作者用這種燥熱感去描述自己困在這段感情裡。可是轉折有點突兀,最後說不再熱了,如何從這困境裡找到出路?鋪排沒有非常清楚。

郝譽翔:這篇文字迷人且充滿詩意,用燥熱的意象去寫愛的困境,是高明含蓄的筆法。沒有圈選它,是覺得這是小題材,大獎裡難免是比較吃虧的。

張瑞芬:這篇前面鋪陳得挺好,可以感覺到那種窒息與無望。最後為什麼會自己焦黑一片卻身體發寒,我想是因為慼心(tsheh-sim),煎熬到死心了,決心走出這段感情,可能是那樣的轉折讓人感到有一點突兀。

〈完全變態〉

張瑞芬:變態有兩個意思,一是改變形態,表示長大了;另一個就是變態。一個少年周旋在兩個同志情人當中,一個是研究生,專門研究昆蟲如何孵化變態,另一個是外國情人馬丁,是很風流的。題材生猛,寫出年輕時茫然無措、迷失的感情,但也許不太能知道最後整篇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或許那種情境是連作者自己也分析不清楚的。

封德屏:它的比喻很好,等待長大的幼蟲是作者自身,他就像是兩個男子所蒐集和解剖的標本,種種行為都以昆蟲在完全變態之前的行為來比喻,就像昆蟲在交配期的那種貪婪,給欲望本身一個很華麗的舞台。相較於哺乳動物,昆蟲才能完全變態。文字很厲害,有強烈的顏色氣味,好像能感覺他們的交纏。但我似乎看過這篇文章,或類似的生物學意象和身體欲望,所以有點猶豫。

陳雨航:我Google不到文中所寫的「羅宋色」。我知道羅宋湯,但是羅宋色是什麼?它出現了三次。

封德屏:我也疑惑,我把它當做像番茄、紅蘿蔔的顏色。

林黛嫚:這篇有些東西描述太露骨了,句子很直接,文學性稍弱。

郝譽翔:最精采處就是感官意象,寫甲蟲,製作標本,肢解過程,但其實都在寫身體。最後顯然有一種啟蒙跟領悟,可是它到底想要表達什麼?真的就是年輕的困惑的愛情。

陳雨航:就是不計生死地向光撞去,一如甲蟲。

(經評審協商,一票作品皆被放棄。)

兩票作品

〈長短句〉

郝譽翔:這篇語言相當詩化,寫口吃,但舌頭意象無所不在,且藉此不斷辯證,語言是不是真能表達自我,還是可被簡化、被替換?是不是真能達到情感雙向溝通,還是長話根本就可以短說,精簡至核心的意義?乃至於語言其實就是一種呼吸,呼吸重點在於發音的換氣調節,而不是語言本身。所以語言跟我們心裡的情感,也就是能指跟所指之間,藉由口吃,做了精采的思辨,甚至是種人生哲學,口吃或治療最後都有雙關寓意。對照母親的退化,本來是母親教她,到後來母女都要去接受治療。結尾很漂亮,簡單但意味深長,篇名也具象徵意義。

陳雨航:這篇很有代表性,從身體寫到最後母親跟她倒過來的情況,從口吃到語言,甚至文字,都有關聯性。此外,現今很多人寫作使用台語,但各行其是,我比較趨近用台語時,希望讓不懂台語的人也能了解,如果讀者可能會誤解,可以加個括號。

張瑞芬:口吃的女兒遇上中風的母親,題材就造成一種張力,表達也很有魅力。題目則沒有很能夠扣準整篇的內容,如果改成「妖精之舌」會不會好一點?最後那句「咱來轉去」,不加「去」更好。已經口吃說不出話了,語句要破破碎碎,一字抵兩字。如果真要用台語文,就要非常貼切,尤其結尾。

封德屏:語言出發的路徑形容得阻礙曲折,描寫非常詳盡,但意象的環節似乎有點欠缺:不能表達的是什麼?是敘事者的自我,還是對親人的感悟?讓她遲遲不能越過語言的恐懼又是什麼?

〈吃粽〉

林黛嫚:親情散文每次都有,用飲食文學來帶親情的作品也非常多,但這篇寫出新的東西,而且文字非常好,有一些形容除了表面上的文字,還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作者所要連結的。譬如,「不帶框架的自由長得太像恐懼,沒人敢要。」主要寫她母親的悲傷,可藉由吃粽到中秋節這過程,把悲傷一點一點在文字裡滲透,非常高明。媽媽說要吃粽子可是女兒不想吃,因為她覺得「向她招著手的明天,沒有來招呼我。」可事實上她媽媽也還陷在死亡的悲傷裡。「蒸回去還給老天爺」的描繪也非常深刻。尤其是結尾,悲傷究竟是到了盡頭,還是才剛要開始?寫得非常隱微,卻讓人感覺一直籠罩在悲傷裡。

陳雨航: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我覺得散文就是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但是找到一個新角度,就會有新的東西出現。這篇最好的是文字,看起來有點樸拙,不那麼華麗,用字精簡,語言密度卻很高。文字風格是這十五篇裡最強烈的一篇,會產生這樣的風格,我覺得是作者對生活的實質體會。探討家庭成員的關係,有強烈面對現實的行為和作風,譬如她與母親對於過節的看法,人物刻畫可以分辨出母女兩人是不同世代,這個差異表達得非常好。長輩要靠節日行走才能安心過日子,那是母親生活裡重要的部分;也談「父親的女兒」與「母親的女兒」,顯現女性主義的議題。雖然如此,大部分時候,她們仍在既定框架裡,「吃粽」其實就是把日子過下去。

封德屏:我可以附議此篇。作者以簡單的家庭生活衝突、小毛邊做引子,把背後的糾結一股腦拉開,就像江鵝《俗女養成記》。文字精準,對話密度很高,一開始就揭開親情除了表層還有千千萬萬的拉扯,帶出歷經家變的情感起伏,適當安排親情的哏,滿催淚的。甚至可以想像它編成一部劇或舞台劇的感覺。

郝譽翔:同意各位老師說的優點,能將吃粽做這麼精采的書寫,令人眼睛一亮。只是「爸爸的女兒」與「媽媽的女兒」這看似女性主義式的辯證,那她是站在哪一邊?比如她不願意吃粽,怕爸爸死完了,「爸爸的女兒」身分就告結,一直在「爸爸的女兒」的情境裡,可是後面又去寫媽媽,有點抓不住作者立場。不是一定要站在爸爸或媽媽那邊,而是嘗試做此辯證時,作者要帶我們走到哪裡?

張瑞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軸,「爸爸的女兒」與「媽媽的女兒」,似乎有點主從不分?另外,語言很精確,很少能夠寫到這麼好,但這篇一下子顯得很傳統,一下子又顯得很聰明,現代和鄉土感覺一直在打架。黛嫚老師說的隱微,我很同意,但好像有點寡淡了。

〈塔縣〉

張瑞芬:彷彿在看徐振輔《馴羊記》,很像是一整本小說中的一章。寫台灣青年到大陸一個塔吉克村落,因為拿台胞證沒有辦法住民宿。細節和情境寫得很好,但沒有頭尾,看不出主軸在哪裡,題目也有點隨興。

林黛嫚:在十五篇作品裡,這篇題材非常特別。寫一段自己旅行的經歷,確實沒頭沒尾,但它寫出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不管他們能不能順利在民宿過夜,藉由這過程,他觀察到當地人的生活,當地人也處在恐懼裡。當然我們需要去研究塔縣在哪裡、這個地方為什麼拿台胞證不能住,但因四千字篇幅沒有辦法交代這麼多,如果我們不去追究那些點,也是可以看出他要傳達的。做為遊客,你只能觀察到這裡,對一個地方的參與大約也只能到這裡。一篇旅行文學這樣表達還滿適切的。

封德屏:有一點異域風情,有一點神祕獵奇,也僅僅如此。這題材少見,但跟旅行文學開疆拓土的前輩相比,寫得不太深刻。他遇到這樣的議題,可是這議題並沒有為這文章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加分。

〈溜爸爸的人〉

郝譽翔:我們都進入手機、科技時代了,這篇運用的元素,比如定位,很能引起我的共鳴。雖然它也有一些問題,有真的爸爸又有sugar daddy,「爸爸」變成多重意義,讀來有點跳躍,但也有巧思。

張瑞芬:這篇很適合發表在報紙上,因為年輕族群是完全看得懂的。他幫爸爸找手機,爸爸也可以通過定位知道他在哪裡,同一個時空在做不一樣的事情,從空間定位講到人際關係,滿有意思的。

封德屏:如果「尋找」是這篇最重要的意象,前半段對爸爸失憶似乎著墨過少,意象的占比和銜接,有點缺乏說服力,所以情緒最後無法完整傳達給讀者。

三票作品

〈神之子〉

林黛嫚:寫台灣三代之間,爸爸的人生跟宗教連結很緊密。人物鮮明,爸爸形象有畫面感,崇拜神明的細節寫得很好。適當運用台語,阿公罵爸爸會抾捔(khioh-ka̍k)在下一代聽起來也有衝擊。藉由作者所描述,讓爸爸跟宗教的連結變得更為可信。架構很完整,講神之子為什麼是神之子,最後又點出無論是不是神的兒子,他終究是這家庭的孩子。作者沒有直接說出道理,我們在閱讀中,卻很容易可以得到體會。

封德屏:我也覺得這篇很好。開頭的自我介紹是作者替父親擬的,結尾是後來刊登的版本,一頭一尾,是她父親整個人生。父親在祖父那裡沒有得到認同,在做神明契子的過程中得到補償;因為當神的兒子,造成她父親跟她祖父的矛盾,當中也形塑出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滿高明地寫出父親的一生。

陳雨航:這篇的好處是,這父親是信神到極致、像強迫症般的一個人,可是最後呈現其實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在宗教上有滿大一部分都是這樣,這篇所寫的父親有其代表性。

郝譽翔:我支持。初讀不覺得那麼精采,每一次再讀又被感動。它不是表面上非常華麗或操縱議題的散文,寫出台灣鄉土某一個非常真實的面向,好像我們都曾見過這樣的人。阿公跟父親之間的對話寫得太好了,乃至於最後父親決定開刀的轉折,敘事者要結婚、父親對她的交代等,沒多做渲染,但情感更為深厚,留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

張瑞芬:此篇讓我想到林徹俐,她在《附神》寫爸爸是乩身,這篇氛圍非常接近。鄉土民俗的題材能夠寫到這樣,是很不容易的,因為真的要身在其中,才有辦法寫到這麼細微。結尾稍淡了一點,不過宮廟的氛圍非常到位。

〈翻唱黃鶯鶯〉

陳雨航:這篇很俏皮,很會玩文字。全篇從雙眼皮寫起,用中西流行音樂串起青春記憶,談西化一代的生活和世界觀,從黃鶯鶯的歌學英語,也談現在提倡雙語,那麼中文和台語也算是「雙語」。記憶最深的是作者提割雙眼皮那一段,文中說到白人愛的是什麼、東方人憧憬的是什麼,到後來的「兩道彩虹」,最後又回到雙眼皮,都有呼應。當然看得出有一點設計感,但作者出入很自由,是看似輕鬆又有功力的寫法。

張瑞芬:這是我很驚豔的一篇,輕快幽默的散文很少見、很難寫。作者從雙眼皮、語言,寫到人格、文化轉換的困境,黃鶯鶯唱西洋歌前不曾留洋,可是英語字正腔圓,所以這篇取這個題目非常貼切。作者寫他是淡江英文系的,英文系學生本來就在一種雙語的衝擊中,文中轉換場景非常自然,張馳有度。光是語言的輕快感就是其他篇沒有的,也切中雙語政策的時事。

郝譽翔:作者應是有呼應現在雙語政策爭議的企圖。另一方面,作者很聰明也有巧思,本以為他要寫流行歌曲的懷舊,後來才恍然明白是藉黃鶯鶯寫六○、七○年代以來,台灣某種程度上西化甚至崇洋的迷思。新加坡也是不斷出現的隱喻。另從崔苔菁翻轉成Tracy「吹西」等,可看出作者相當有才氣。但也有些地方略有突兀,比如突然冒出賴聲羽,如果讀者不知道賴聲羽或賴聲川,可能會疑惑這是誰。閱讀這篇文章,要有共通的文化語境,才接收得到裡面的訊號。

林黛嫚:此文優點真的是活潑自由,但寫法也是太跳動了,一下子講黃鶯鶯,又跳去講崔苔菁,最後又講第二道彩虹──這是鳳飛飛,中間還有一整頁講淡江的生活。不了解內容情境的人,如何知道其架構?作者很有才氣,可是到底要把讀者帶到哪裡去呢?

封德屏:拿來做指涉的意象連接不足,有點駁雜。如果用眼皮和語言文化互相指涉,集中說明自己在中文和英文之間的狀況,可能會比較清晰。

〈讓我們停留在口腔〉

封德屏:從牙齒和階級的關係延展,探討人為何難以脫離原生家庭的眼界和帶來的影響,強調階級的爬升有多困難,很溫柔、很日常地,處理一個普遍化的社會議題。保有若干文學性,譬如口腔意象的延展,和整體表達的含蓄。結尾對於口香糖阿姨的描述,戛然而止在側面表達阿姨脫離原有階級的失敗,不忍傷其同類,非常精煉地提點全文意象。寫作的結構和方式,寓意深遠。

郝譽翔:牙齒真的是階級,尤其現在對牙齒美白的迷思,以及很多媽媽對女兒矯正牙齒的焦慮,那都是要花大錢的。乃至於植牙,牙齒保健,從小的習慣,其實都代表了你的出身背景和教養的某種位階。這是一部牙齒狂想曲,充滿幽默自嘲又具批判性。從阿嬤說牙齒不好會命不好,到醫生說基因不好,到自身的家庭,全都在牙齒當中顯現。出身影響自我認同,自我認同影響性格,性格又影響人際關係。若C教授和口香糖阿姨的人物設定可以再處理得更好,就更完美了。

張瑞芬:開頭阿嬤說,牙不好的人晚年命運會不好;而口香糖阿姨本來賣口香糖,但敘事者後來看到阿姨已經在乞討了。她不拿自己和阿嬤的命對比,而拿口香糖阿姨的處境來說:的確,牙齒連結到你的出身,連結到你未來的命。乍讀感覺前半稍顯碎散,沒有段落感,可是後面愈寫愈好,結尾也很有力,非常巧妙呼應了前面。

陳雨航:我讀到C教授有外遇時,也覺得有點突兀,因只有四千字,重點確實應該擺在階級。最精采的是關於「早知道」,她說「早知道」這種事在貧困階級是難以存在的,因為沒有人能告訴你。文字使用很順暢也算精明,甚至有點華麗。這篇散文精采就在從牙齒帶到階級和自尊,帶出一個新的角度。

林黛嫚:有些地方用字較為隨性,但大家講的優點我都覺得滿好的。

四票作品

〈媽媽說我是假的〉

陳雨航:這篇有點戲劇化。他都已經轉換性別了,媽媽還要帶他去花蓮見師父,那一段寫得真的很用力,太強烈了。

張瑞芬:那一段我不覺得突兀。傳統老人家對於女兒變性、摘掉性器官,也不覺得換到兒子,因為他沒有傳宗接代的能力。所以媽媽才會說你殺了我女兒。這就跟有些父母發現孩子是同志不能接受一樣。文字不俗,題材驚人,非常吸睛,以前文學獎中常讀到同志認同、出櫃的作品,現在則讀到了跨性別。花蓮師父那一段,等於把他的努力給崩解了,結尾非常有力。

林黛嫚:就是從這篇讓我發覺散文還有更多可能性。因為講性別的作品其實已經非常多,可是這篇還是寫出新的東西,無論是作者自身經驗或書寫他人經驗,寫得很到位,田調很扎實,手術細節也無誤。文字非常好,會被帶著從頭走到尾。有很強的設計性,包括去花蓮那段,是為了藉由靈性師父說出「我的女兒是假的」;或是以張懸/安溥來對照自己的經驗,但設計得非常好。

郝譽翔:我也覺得這篇滿精采的。但裡面的情感比較直接,很多情緒都是張到最滿,留白空間比較少。當然也因為所寫的換性經歷非常戲劇性,可以理解為什麼要用如此情緒高張的方式書寫。只是,結尾說得太決斷了一些,假如情緒可以再收一些,情感張力或許會更強。至於以張懸/安溥比擬自己,是我有點疑惑的地方,因為張懸/安溥只是從藝名換回本名,並不是轉換性別,似乎有一點比喻失當。雖然文中有嘗試連結:張懸是支持同志的,假如媽媽喜歡張懸,心態應該也會開放一點。略顯牽強。但如果放諸性別書寫,這篇寫出讓我們震撼、新鮮的面向,是相當難得的。

封德屏:若脫離議題,不管政治正不正確,我覺得這篇是可以給獎的。確實在閱讀時,對不太熟悉的過程有點驚心動魄,但是傷痛的描寫不至於濫情,且具有張力,不可否認他的文字和安排是非常好的,會被撼動。

所有獲票作品討論完畢。評審針對八篇作品,進行第二輪投票,最高5分,最低1分。結果依得分高低排序如下:

〈媽媽說我是假的〉16

(林黛嫚5分、封德屏4分、郝譽翔2分、張瑞芬5分)

〈讓我們停留在口腔〉16

(林黛嫚2分、封德屏5分、郝譽翔3分、陳雨航3分、張瑞芬3分)

〈神之子〉14

(林黛嫚4分、封德屏3分、郝譽翔4分、陳雨航1分、張瑞芬2分)

〈翻唱黃鶯鶯〉10

(林黛嫚1分、郝譽翔1分、陳雨航4分、張瑞芬4分)

〈吃粽〉10

(林黛嫚3分、封德屏2分、陳雨航5分)

〈長短句〉8

(封德屏1分、郝譽翔5分、陳雨航2分)

〈溜爸爸的人〉1

(張瑞芬1分)

〈塔縣〉0

由於〈媽媽說我是假的〉、〈讓我們停留在口腔〉兩篇同分,評審針對兩篇作品繼續討論。

張瑞芬:〈媽媽說我是假的〉題材的鮮明程度,做為首獎比較能彰顯文學獎多元的意義。〈讓我們停留在口腔〉的文字是不同層級。首獎和二獎獎金差很多,看板(招牌,kha̋ng-páng)意味也差很多。

陳雨航:除了我投最高分的〈吃粽〉,其他篇我覺得比較接近,滿難選的。只是我有點介意太戲劇性,看起來像小說的散文。

林黛嫚:不管〈媽媽說我是假的〉是真實經驗或者是別人的經驗,至少作者田調非常扎實,讀起來完全有可信度。〈讓我們停留在口腔〉相較文字略遜色些。

郝譽翔:我支持〈讓我們停留在口腔〉是因其觸及層面較廣,談到階級出身的問題,大眾讀起來可能會有共鳴。〈媽媽說我是假的〉畢竟是一個比較特殊、戲劇化的經驗。若回到文學上來看,做為首獎,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兩篇相比,〈讓我們停留在口腔〉文字確實稍有落差。

張瑞芬:〈媽媽說我是假的〉有兩個適合做首獎的理由,第一是文字整體找不到太大問題,第二是,如果首獎搶眼,在現在文學低迷的時代裡,可能還是有一點廣告性。〈讓我們停留在口腔〉也寫得很好,但題材可能沒有非常吸引眼球?

陳雨航:黛嫚說〈媽媽說我是假的〉田調做得很好,這不太能說服我,反而感到擔心。因為當我們說田調做得很好,就顯示這篇散文不是寫自己。另一部分是,他以張懸/安溥比擬自身變性,不對稱的差距很大。再者,因各題材都有,也經過那麼久的政治正確,我認為不要太介意政治正確或是否多元。

封德屏:我想我們投它不是因為政治正確,是看作品的寫作,結構,意象,文字,感動或是震撼。

討論完畢,評審以舉手表決,〈媽媽說我是假的〉得到四票(林黛嫚、封德屏、郝譽翔、張瑞芬)勝出。評審決議依分數高低,由〈媽媽說我是假的〉獲得首獎,〈讓我們停留在口腔〉獲得二獎,三獎為〈神之子〉,〈翻唱黃鶯鶯〉和〈吃粽〉並列佳作。會議圓滿結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