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用鉤織工藝展現都蘭海女與環境關係 「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開展

2024/05/25 12:02

哈拿.葛琉的作品〈潮間帶〉。(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簡稱原發中心)今年第2場主題展將於今天登場,昨天策展人哈拿.葛琉進行媒體前導曝光,她說,自己原本求學時「對自己為何加分進大學」的理由都不知道,直到回部落後才重新學習認識自己,並將鉤織工藝深化為部落共享經濟體,她還將部落週遭隨處可見的環境問題如白化珊瑚,以鉤織作出「潮間帶」作品,以作品闡述當代原住民與環境議題。

哈拿.葛琉,及她以鉤織出海流的作品。(記者陳彥廷攝)

從小於台東都蘭部落長大成人的哈拿.葛琉,在2020年與在地部落婦女們組成「蘭調織女」,並透過阿美族傳統的鉤織工藝進行創作,除發展當地的部落工藝,因為都蘭外地客多,鉤織工藝透過商品化,除物質上成為婦女經濟來源,也讓婦女更有了自信,也順勢讓都蘭的阿美族工藝及藝術理念擴展到更多的族群中。

哈拿.葛琉說,這次特展的名稱「海嗨海女日常─花之徑」,除以都蘭部落婦女是代代相傳的海女開頭外,當大家聚集海邊時,氣氛常常嗨到最高點,也形成堅強的社會支持與連結,而每個女性的彼此身分都相當擁擠,有媽媽、女兒和太太,花意味著都蘭婦女在身負這些身分下所共同產生要把自己和家乃至整個部落打理的乾乾淨淨甚至漂漂亮亮的共識。

哈拿.葛琉以都蘭海岸涼亭為靈感的作品。(記者陳彥廷攝)

「創作找到自己,我因為回到部落才成為完整的自己」哈拿.葛琉說,她利用纖維創作複合媒材、結合當地植物移印染,近年因為當地海洋環境有明顯的弱化,她的創作特別關注人與環境的關係,她也藉此真的成為了「海女之女」的舞女與酒女,她強調,阿美族的舞女和酒女是神聖角色,是向祖靈展現敬示時才會出現,與一般人認知的不同,她也從此學會如分以藝術家的身分,盡自己的本分,也為部落婦女帶來安身立命的收入。

哈拿.葛琉除大型戶外裝置藝術,她於2017年成立的Hana’s Box工作室,透過婦女聚集的時間也同時進行手做編織,形成後來都蘭部落的編織教學空間,該空間持續進行文化與創意的激發交流,並有著文化療癒與照護的作用,現在透過創作展現實體,女力集體的分享、力量及美感,山與海概念編、結、染、織,透過創作及後續展覽傳遞部落女力集體力量、生活、創作的分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