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這項藝術已少見 雲林這所學校讓它進入校園免費體驗

2024/06/15 13:32

陳淑華帶著公誠國小60位親子,免費體驗漆器製作。(記者李文德攝)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台灣漆器藝術始於日治時期開設漆器製造所,當時也因日本政府引入漆樹種植成功後,才在台灣萌芽發展,台灣更因此成為漆藝原料生產重鎮。不過隨著工業化社會演進,此項藝術已逐漸少見。雲林縣斗六市公誠國小家長會牽線,特別邀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陳淑華到學校,首度讓60位親子免費體驗漆器製作,讓漆藝文化能貼近學校藝術,向下扎根。

漆器在日本發展已有長久歷史,當地甚至會將漆器當作傳家之寶,不斷傳承給下一代。而台灣漆也因日治時期政府引入漆樹種植成功後逐漸萌芽發展,成為漆藝原料產地、漆器生產代工廠,造就輝煌光景。

陳淑華帶著公誠國小親子體驗漆器製作,讓漆藝文化能貼近學校藝術,向下扎根。(記者李文德攝)

陳淑華表示,不過921大地震之後,多種植在台灣中部的漆樹也因此遭震毀,就此台灣漆原料製造也因此斷鏈,由於原料價格高,漆器製作技術門檻高,近年來更逐漸少見。

斗六市公誠國小家長會榮譽會長黃民豊引薦下,校方今特地邀陳淑華,帶領60位小朋友及家長,共同製作漆碗。親子們從校園蒐集各種植物,再抹過取自漆樹的自然塗料,將每片植物紋理印在碗上,經過老師以金粉輕輕一刷,精緻紋路嶄露無遺。不少小朋友們驚嘆「好像變魔術」。

黃民豊說,希望真正的收藏能走進生活,走進民間,讓大家都能普及。就像漆器,雖然在過去非常珍貴,但現在相對的價位已經沒那麼高。如果能真的走進生活,大家從漆器的再利用去思考,那會很有意義。

校長蔡宜芳表示光是此次親子活動經費就超過10萬元,感謝家長會及企業大力支持,讓參與者們能夠帶回一組自己做的漆器回家保存。而天然漆藝更是取材環保,更是能夠落實美學生活化的環境,更能讓學生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