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第二十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二獎潘家欣:閱讀歷史如觀看林相,林木如眾生
第二十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二獎潘家欣。(記者陳奕全攝)
〔記者蔡佩盈/台北報導〕潘家欣〈盆地的林相〉獲新詩獎二獎,作品以太平洋戰爭為題,別於過往的創作主題,此篇詩作來自她爺爺的親身故事。目前一百歲的爺爺曾經歷太平洋戰爭,當年他在四川負責修飛機,即吉卜力電影《紅豬》的木造飛機。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通常有一位飛行員和一位技術員,卻不一定兩人都能平安返回。陣亡的士兵可能沒有預期過會在陌生異地離世,在戰爭的爺爺也可能被轟炸陣亡,然後她就不會在此處——人類戰爭像自然界的消亡,會呈現出非常殘酷的一面。
因為爺爺活著而存在的她,在研讀台灣美術史的過程中,發現台灣歷史經歷多次政權轉移,許多不同權力、面貌和聲音消長,好比一片土地,會根據土壤、濕度、迎風面和背風面等因素,展現完全不同的林相。閱讀歷史如觀看林相,林木如眾生,而人們身在其中;若以微觀視角看來,在一個小小的陽台裡,聚集許多生命,生命有意識有政治,也會有苦痛和死亡。每一個聲音,每個族群與話語權所延續的故事,每個被述說的故事層層累積,這就是島的形狀、已知的人類文明的形狀。不論存亡或立場,光是在場,就是生命的尊嚴。
由於潘家欣精通多樣藝術門類,她分享散文和詩的差異在於節奏感。詩偏重音韻強度、講求簡約清晰的概念;散文容納龐大結構和縝密邏輯,甚至是更為豐富的留白層次。兩種文類不同的經營模式,詩如閃電,散文如雨。貫通不同藝術門類的核心乃為「萬法同宗」,核心宗法在於「體驗」和「當下」,就是在場。在場會形成累積,像是陳明章在典禮演奏〈下午的一齣戲〉,那場戲可能都沒有人在場,但那首歌也許是唱給神明聽的。陳明章深深影響她的審美,很精確掌握文學性——那個當下你在場,在場看到那齣戲,在場那刻便存在,那個存在本身就非常重要,不論觀眾反應或台頂的雨。一切的創作就是因為在場。
她認為,雖然戰爭已經稍微遠離我們成長的年代,但仍通過其他的方式持續發生與影響,有如盆地的林相會因看不見的風、看不見的水,產生不同形狀的樹木。潘家欣於是以創作回應個人、家族史、台灣史的在場與影響,同時感謝林榮三文學獎二十年讓許多創作者在場,形塑出台灣的文學風景,光是在場,便已達成任務。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