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跨越千年王者再現 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竹市登場
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完整呈現65件青銅鐘的複製作品,讓人一窺傳統樂器的精髓樂音。(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起的「王者再現─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並由台灣國樂團帶來精湛演出,為為期4年48場的編鐘複製件展覽活動揭開序幕。新竹市文化局表示,此展以曾侯乙編鐘的複製件為主題,展示傳統古代音樂與工藝的瑰寶,融合現代音樂演出,絕對是精采的視聽藝文盛宴。
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完整呈現65件青銅鐘的複製作品,讓人一窺傳統樂器的精髓樂音。(記者洪美秀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傳藝中心整合國內公共藝文館所資源,先後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堂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館所展示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即日起由新竹市文化局接棒。未來傳藝中心將與竹市文化局齊力,鏈結新竹在地青年國樂人才持續創作與展演,除靜態常設展演,台灣國樂團也規劃帶來4年共計48場的編鐘演示,希透過展示與活動,激發大眾對傳統音樂及工藝的興趣。
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完整呈現65件青銅鐘的複製作品,台灣國樂團也帶來精采的樂音演出。(記者洪美秀攝)
文化局表示,曾侯乙編鐘作為中國古代音樂與工藝的巔峰之作,具歷史與文化意義。這套編鐘出土於1978年中國湖北隨縣的曾侯乙墓,至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曾侯乙編鐘由65枚青銅鐘組成,涵蓋五個八度音階,是現存最完整且音律最精確的古代打擊樂器之一。
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完整呈現65件青銅鐘的複製作品,讓人一窺傳統樂器的精髓樂音。(記者洪美秀攝)
此次展出的編鐘複製品是以1:1比例,忠實還原原作的結構、材質與音律,其「雙音設計」的特殊工藝讓每枚鐘能發出兩個不同的音高,這一創新技術讓編鐘能演奏出豐富的旋律與和聲,彰顯古代音樂理論的高超水準,觀眾將能在展覽中近距離欣賞這件跨越千年的藝術珍品,並體會它所承載的歷史與意義。
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完整呈現65件青銅鐘的複製作品,讓人一窺傳統樂器的精髓樂音。(記者洪美秀攝)
台灣國樂團演奏的編鐘,也展現傳統音樂的精髓,透過編鐘的獨特音色,讓觀眾感受到古代樂器的非凡魅力。演出中,樂團巧妙地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音樂元素,此次展覽在文化局演藝廳2A展廳展出,展期到117年12月15日。
已有2400多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合作展演今天起在新竹市演藝廳展出,完整呈現65件青銅鐘的複製作品,讓人一窺傳統樂器的精髓樂音。(記者洪美秀攝)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