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中山文藝獎方嚴與學生共組「無隅書會」 首屆聯展再續半甲子師徒情
無隅書會首展在歸仁文化中心登場。(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70歲的中山文藝書法獎得主方嚴,與曾經執教過的學生共組「無隅書會」,透過犀利的揮毫功力,積極推廣逐漸沒落的傳統技藝,今天舉辦首屆聯展,近百件的作品精采呈現,也再度牽起30年前的師徒情誼。
適逢「台南400」,無隅書會首展主題為「藝起書念」,即起在歸仁文化中心第一畫廊熱鬧登場,活動將持續到明年1月19日。
會長鄭淙賓表示,首展主題取其諧音「一起思念」,就是希望大家回顧過去、立足現在、放眼未來,攜手打造台南的美好願景,也藉此喚起各界對手寫書藝的熱愛。
無隅書會成員有23人,包含知名的方嚴,以及他2、30年前教過的22位學生,來自全國各縣市、各行業,在職場嶄露頭角,或已退休再創事業第二春高峰中的夥伴。
鄭淙賓提到,成員們不乏活躍於各地書會的高手,獲獎無數,有的已持續推出成果展,或者從事教學、研究、創作等,各具專長特色。
這次展出的書法作品共97件,篆、隸、楷、行、草,或綜合各書體的破體書等都有,傳承漢文字的衍變,加上鄭淙賓收藏的12方珍貴硯台,值得玩家品味。
方嚴是1990年中山文藝書法獎的得主,無隅書會總幹事吳裕聖說,現場也擺出了當時老師獲得評審青睞的經典作品,真的難得一見。
另外,作品也重視章法、結字、點畫線條的精進,文字風格包含瘦勁、厚重、臨摹逼真、汲古創新等,各有不同的適性與審美觀。
展出的作品題材豐富,有詩、詞、歌曲、勵志名言,以及佳句、時事、格言等,成員們在書藝創作中,更加入時代性的經典台語老歌,如「關仔嶺之戀」、「安平追想曲」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曲目。
吳裕聖強指出,由於科技教育的發展,手寫書法逐漸被電腦打字所取代,加上學校又沒有書法課程,導致書法的實用性、藝術性與文化內涵性正逐漸消蝕中。
為能吸引各界對手寫書法的興趣與參與,方嚴號召各地會員,共同展出書法作品、印專輯、導覽、辦活動,推廣書藝,為書法盡棉薄之力。
無隅書會首展在歸仁文化中心登場。(記者吳俊鋒攝)
現場也展出珍貴的硯台。(記者吳俊鋒攝)
方嚴在中山文藝的得獎作品,也在現場展出。(記者吳俊鋒攝)
展出的作品中,也有經典台語老歌的內容。(記者吳俊鋒攝)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