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山大學師生赴日實習 結合當地文化創裝置藝術〈海渡〉

2025/02/18 14:34

國立中山大學師生赴日結合當地「弁天祭」,完成年度大型裝置藝術〈海渡〉。(中山大學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師生赴日結合當地「弁天祭」,完成年度大型裝置藝術〈海渡〉。(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選送5名於大學社會責任(USR)課程表現優異的學生,前往日本町公所及企業參與實習,學生與當地居民共同合作,完成結合當地「弁天祭」的年度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海渡〉(海渡り),也讓在地居民從不同的文化視角,重新審視自身的生活與文化價值,激發出更多關於地方未來發展的靈感與可能性。

國立中山大學師生赴日結合當地「弁天祭」,完成年度大型裝置藝術〈海渡〉,非常吸睛且深具意涵。(中山大學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師生赴日結合當地「弁天祭」,完成年度大型裝置藝術〈海渡〉,非常吸睛且深具意涵。(中山大學提供)

津奈木町為熊本縣葦北郡依山面海的小鎮,原以豐富的漁業和農業資源聞名,但受鄰近水俁市窒素工廠排放含汞成分的工業廢水侵害,居民失去健康與生計,為撫平傷痛及重塑地方印象,津奈木於1984年起推展「綠意雕刻造鎮計畫」,打造綠化、雕刻的小鎮,現已成為藝術與地方創生結合典範。

中山大學學生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歷史與藝術創生案例,針對津奈木所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其中,生物科學系陳乙穎設計以海洋生態為主題的旅遊行程;社會學系鄭名宏介紹台灣地方音樂會的案例,提議蒐集津奈木的聲景;劇場藝術學系黃愉惠則提出透過舞台劇演繹水俁病居民生命故事的企畫。

學生團隊針對津奈木町的資源與特色,提出結合文藝與生態的地方活化創新提案,參與第一線場域實踐之餘,也增進自身跨文化交流與解決問題能力。

津奈木町政策企畫部主事濱田真大與美術館學藝員楠本智郎,對學生們的創意提案深感印象深刻且感動,期待這些創意能在未來獲得進一步發展,為地方創生注入更多新動能,並為津奈木帶來更豐富的文化與經濟效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