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揭曉 首獎由泰國團體作品《紅鷹 桑摩拉哥》奪得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首獎由泰國朱拉亞農.西里彭等組成4人團體以《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摘冠獲60萬元獎金。(文化局提供)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立美術館籌畫兩年「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桃源獎)」,共有來自83個國家、1,161組藝術家投件,最後11件作品入圍,經國際評審團評選;「桃創獎」首獎由泰國朱拉亞農.西里彭等組成4人團體以《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摘冠獲60萬元獎金;「遊藝獎」為來自台灣創作雙人組「太認真」作品《像魚一樣睡覺》,獲35萬元補助,入圍作品自即日起至5月18日於桃園展演中心展出。
其中「桃創獎」首獎《紅鷹 桑摩拉哥:他的故事裡再無英雄》由泰國4人團體(朱拉亞農.西里彭、卡薩馬彭.薩恩蘇拉坦、阿金.通永功、格隆蓬.朗卡賓)創作,作品以泰拳運動為載體,透過身體表演及影像創作,建構「英雄」形象,評審團認為:「這是一件巧妙融合了紀錄片、文獻,以及表演性手法的作品,同時兼具藝術性與民族誌的特質,以超越紀錄片形式引起觀眾的共鳴。」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來自台灣創作雙人組「太認真」(佘文瑛+郭柏俞)以《像魚一樣睡覺》獲得「遊藝獎」獲35萬元補助。(文化局提供)
遊藝獎得主為來自台灣雙人組「太認真」(佘文瑛+郭柏俞),作品《像魚一樣睡覺》,以海廢物及相關拾得物作為媒材,運用印尼漁工的建築技術,將展場打造成一處臨時的心靈居所,悄然回應全球移工面臨的危機,團隊將獲頒國外遊歷及觀摩經費35萬元。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美國藝術家凱文・科爾科蘭和豪爾赫・巴赫曼共同創作的4聲道聲音作品《克制的祈聲(編碼)》獲「優選獎」。(文化局提供)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馬來西亞藝術家李迪權《雞教》獲「優選獎」。(文化局提供)
另「優選獎」共有3組得主作品,每組可獲得20萬元獎金,其中《克制的祈聲(編碼)》為美國藝術家凱文・科爾科蘭和豪爾赫・巴赫曼共同創作的4聲道聲音作品,以台灣冷戰期間的流行情歌檔案進行AI音訊生成,並透過軍事通訊編碼的意圖,想像一段加密的聲景敘事;另馬來西亞藝術家李迪權《雞教》,以仿古物的平面創作、偽紀錄片短影音的編纂,建立一項虛擬的「宗教」,回應當代媒體龐雜且快速流通的徵狀,亦展演著現代生活的荒謬情境;《寓言的寓言<野貓>》則是日本團體「couch」(宮崎大樹+淺尾怜子)運用狹縫動畫技術搭建的一座動力裝置,訴說圍繞著「野貓」與其他物種的多層寓言故事。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日本團體「couch」(宮崎大樹+淺尾怜子)的多層寓言故事《寓言的寓言<野貓>》獲「優選獎」。(文化局提供)
頒獎典禮於今下午在展演中心舉行,由副市長蘇俊賓頒獎給各得獎作品,他也提到「桃源國際藝術獎」初選獲得83個國家、1161組藝術家踴躍投件,為歷屆最高,入圍的11件作品分別來自台灣、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比利時,作品涵蓋平面創作融合空間裝置、影音與互動式作品、以及計畫型創作等多元類型,除了展現當代藝術創作異質的形式面貌,創作主題更回應當代社會的諸多徵候,展覽亦促成各地文化景觀的交織。
評審委員更邀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陳暢、澳洲昆士蘭美術館策展人魯本.基漢、韓國首爾善宰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金宣廷及多位台灣專家學者,展覽期間特別安排於4月13日辦理假日導覽活動,邀請藝評人陳晞帶領民眾深入了解桃源獎獲選作品和藝術家創作歷程,報名連結:https://tmofa.com/art01nzFeE。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