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清明掃墓放風箏可消災解厄? 故宮現展1只杯子藏應景典故

2025/03/31 01:40

〈明嘉靖 鬥彩嬰戲圖杯〉外壁以青花勾勒彩繪五孩童嬉戲放風箏,意外應景了清明與兒童節的氣氛。(故宮提供)〈明嘉靖 鬥彩嬰戲圖杯〉外壁以青花勾勒彩繪五孩童嬉戲放風箏,意外應景了清明與兒童節的氣氛。(故宮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4月清明及兒童節連假即將到來,除了掃墓之外,還要做什麼呢?故宮現正展出的「歲時吉慶」特展中,有一件文物不僅說明古人會在清明節放風箏,而且很意外地同時呼應了清明與兒童主題,讓很多人大呼有趣。

該文物就是故宮院藏〈明嘉靖 鬥彩嬰戲圖杯〉,原來從唐代開始至明清時期,百姓常於清明時節掃墓踏青時,順便放風箏,如清代潘榮陞《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因為放風箏還有「放晦氣」的寓意,人們會將風箏剪斷乘風飄去,以消災解厄。

而這只〈鬥彩嬰戲圖杯〉,外壁以青花勾勒彩繪五孩童嬉戲圖,或放風箏,或採葉,孩童各個神情歡愉,其中一童子所施放的風箏後方拖曳著彩帶舞動飄揚,可說一件文物就正巧應景了清明與兒童節的氣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