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馬特遺書」邱妙津履歷首度曝光 這段話太戳人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的特展「改編自真人真事:當代性別事件的噤聲與反抗」即日起至10月12日於台灣文學基地展出。展覽以當代性別事件為主題,聚焦文學如何回應現實壓迫,首次以展覽形式公開多件珍貴文學手稿,從創作者個體書寫切入,揭示壓抑、傷害與文學反抗之間的複雜連結。
展場以「空氣包」包覆文學作品,象徵文學的曖昧性、壓抑及想要突破的心情。(記者董柏廷攝)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展件,是來自1990年代台灣文壇重要作家邱妙津的兩份原始文獻,包括她就讀北一女中時期所寫的《生活週記》,以及求職時親筆填寫的履歷表與自傳,首次公開展示。她在履歷表中的一段文字,格外觸動人心:
「待遇不講究,職位為記者(或可能學習成為記者)。工作內容為向外活動,與新聞人物接觸,能從台灣當代社會政治環境的觀察、釐清、思考與寫作中,實際參與整個台灣的脈動。」
不僅展現邱妙津對文學與現實的雙重關注,也讓人重新看見她企圖想嘗試「文學家以外的可能身分」,並思索參與社會的方法。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由家屬授權提供的書房藏品等於展場展出。(記者董柏廷攝)
展覽另一亮點,則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1991–2017)由家屬授權提供的課堂作業、書房藏品與筆記資料。展場特別還原她的書桌與閱讀現場,觀眾可看見她在大二修習史記課程時所繳交的報告〈讀《報任安書》〉。報告內容將司馬遷與大江健三郎作品交互閱讀,對照「屈辱」的文學化與書寫意義,展現她當時已具備的深層文學理解與思想張力。
做為展覽延伸,台文館亦策劃系列講座,分別是,4月20日由作家湯舒雯主講「當『真人真事改編』遇上當代讀者——性別、審判與文學批評」、5月18日則由馬翊航主講「別對我小心翼翼:台灣文學中的性與挑釁」,邀請大眾進一步思索文學與現實的邊界。詳情可見台灣文學基地官網與粉絲專頁。
展場還原林奕含的書桌與閱讀現場,觀眾可看見她大學報告〈讀《報任安書》〉。(記者董柏廷攝)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