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大橋羅曼菲裝置藝術遭漠視 宜縣文化局:會檢視有無需要調整
矗立在蘭陽大橋北端橋頭的羅曼菲裝置藝術,該處環境易雜草叢生,且往來車速過快,易被忽視。(記者游明金攝)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以已故舞蹈家羅曼菲經典舞作《輓歌》為創作意象的裝置藝術,矗立在蘭陽大橋北端橋頭;但該處易雜草叢生,且往來車速過快,又被環保局看板擋住,失去紀念與追思意義,有民代建議遷立到適當位置。宜蘭縣文化局表示,會請專家學者現勘檢視有無需要調整。
宜蘭縣文化局為打造宜蘭藝文地景,在2006年5月,以舞蹈及歌仔戲為主題,分別在的蘭陽大橋橋頭、宜蘭市環市道路與省道台九線交叉口,各設一座高5.9公尺、寬3.4公尺的大型裝置藝術。
當初,縣府曾與雲門舞集討論,一致認為出身宜蘭的羅曼菲,她的經典舞作《輓歌》最能代表舞蹈文化與藝術,並由藝術創作者呂秉承設計;另一個代表歌仔戲的創作意象則以蘭陽戲劇團的「錯配姻緣」故事為題材。
羅曼菲是宜蘭人,是國際知名舞者、編舞家與舞蹈教育工作者,曾獲頒吳三連藝術獎和國家文藝獎。羅曼菲不幸在2006年3月間病逝,來不及為裝置藝術剪綵揭幕,反成了追思與緬懷她的作品。
羅曼菲裝置藝術矗立在蘭陽大橋北端橋頭,前方被環保局看板擋住,有民代建議遷立到適當位置。(記者游明金攝)
宜蘭市民代表游國良指出,羅曼菲紀念物立在蘭陽大橋橋頭,該處易雜草叢生,如果一段時間沒有整理,就會顯得非常髒亂,且橋頭車來車往,車速很快,很容易忽視裝置藝術的存在,前方又有環保局鄉鎮市環境評比看板擋住,完全失去追思與紀念的意義。
游國良建議遷置羅曼菲裝置藝術,可以移到縣政中心或中興文創設立,同時作好看板說明,介紹羅曼菲的故事,否則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
宜蘭縣文化局表示,這些裝置藝術因設置時間比較久,有關民眾反映移設至其他藝文場域,文化局將在近期辦理現勘、查證及徵詢專家意見後,再行一併研議。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