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STAFF ONLY」不能進?王詠翔偏要你進來看 那一群被忽略的「螞蟻」

2025/04/15 20:33

「STAFF ONLY」不能進?王詠翔偏要你進來看 那一群被忽略的「螞蟻」展覽入口的「STAFF ONLY」布簾,是藝術家刻意安排的身分入口,也象徵觀眾將進入藝術勞動的隱形現場。(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主辦的王詠翔個展「展間,在此側身」即日起至5月10日在福利社登場。王詠翔透過錄像與空間裝置,打開觀眾對「展場空間」與「藝術勞動」的感知,揭開展覽背後默默存在的「那群人」。

一走進展場,迎面是一塊「STAFF ONLY」字樣的布簾,讓觀眾直覺以為是不可擅闖的工作人員後台空間,然而,這不是警告,也不是禁止,王詠翔設計的正是這種「身分錯置」。穿越這道簾幕後,觀眾才會發現,所謂後台不只是工作區域,更是一連串觀察與思辨的入口。他說明:「就算你是工作人員,存於社會的身分也不只有那樣的角色。這塊布是一個入口,讓觀眾得自己決定要用什麼身分進來。」入口旁放有工作證夾,但其中放的並非證件,而是展覽簡介。整個展覽便從這裡開始玩起身分置換的遊戲。

王詠翔作品〈螞蟻 Ants〉以低視角拍攝撤展現場,勞動者的身影如同螞蟻般默默移動,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也如螞蟻列隊,在牆面爬行。(記者董柏廷攝)王詠翔作品〈螞蟻 Ants〉以低視角拍攝撤展現場,勞動者的身影如同螞蟻般默默移動,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也如螞蟻列隊,在牆面爬行。(記者董柏廷攝)

展覽共展出10件作品,其中〈螞蟻 Ants〉是一支錄像,也是王詠翔此次展覽中最有力的提問。從低角度拍攝、對著撤展時默默工作的人們,黑衣黑褲像螞蟻般行走、整理、搬運,而字幕安靜地說:「展覽越大,我們就越小。」影片最後出現的是跑馬燈式的演職員表,那些參與者的名字小得像螞蟻一樣在牆上緩緩移動。這不是幽默,而是一種關於「可見與不可見」的空間反思。

展覽並不高聲喧嘩,也不是在歌頌勞動,而是企圖引誘觀眾意識,每一場光鮮展覽背後,都有無名英雄在拼裝藝術的輪廓,「這些空間不是只屬於藝術家,它其實藏了很多人與很多角色的交錯,作品只是其中一塊。」王詠翔說,「我們熟悉看展覽,但不太知道展覽怎麼被『做』出來,這次想換個角度講空間、講勞動。」

王詠翔以時間表的方式標示佈展、拆展、談話等展務節奏,讓展場的運作機制可視化。(記者董柏廷攝)王詠翔以時間表的方式標示佈展、拆展、談話等展務節奏,讓展場的運作機制可視化。(記者董柏廷攝)

此次展覽其實是王詠翔系列作品的尾曲。王詠翔透露,10月將於洪建全基金會推出同系列前言展,聚焦「作品如何成為藝術的過程」,繼續探討展場與觀眾、展品與勞動者的多重關係。倘若厭倦了那些只能拍照打卡的展,這一檔可能會讓人想「駐足」,看見那些從未被命名的藝術勞動身影。展覽詳詢福利社FreeS Art Space 官方臉書。

王詠翔個展「展間,在此側身」即日起至5月10日在福利社登場。(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提供)王詠翔個展「展間,在此側身」即日起至5月10日在福利社登場。(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