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直擊8公尺機械燈怪的行動機密 與民眾相約中正紀念堂外廣場

2025/04/16 00:44

藏在外形雕塑裡面的動力機械,是讓燈怪動起來的機密。(紙風車提供)藏在外形雕塑裡面的動力機械,是讓燈怪動起來的機密。(紙風車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繼《雨馬》之後,紙風車劇團再次與客委會攜手推出全新客家親子劇,由創辦人李永豐率整個編導組共創客家新童話《燈怪》,特別的是,這次的「燈怪」將比之前的「雨馬」更「生動」,紙風車團長任建誠昨日帶媒體親訪道具工廠,揭開隱藏在「燈怪」身體內動起來的「機」密。

8公尺機械燈怪的行動機密。(紙風車提供)8公尺機械燈怪的行動機密。(紙風車提供)

「機」密是指讓「燈怪」能到處走來走去、轉頭、眨眼、張嘴、搖動翅膀,甚至噴出強力煙霧、連身上鱗片都會發光的「機械」設計。在紙風車的道具工廠裡,任建誠秀出一大疊「武功祕笈」,光是「眼睛」的設計與製作圖解就一整本,他說,為讓燈怪的眼睛包括眼皮、眼球都能靈活轉動,中間克服很多困難。

原本有訂做一個減速的尺輪箱,但因為比例不對,導致「燈怪」轉頭眨眼速度都太快,最後決定改手動,而在製作過程中,師傅又發現眼球沒有重心的話,會360度亂轉,就又在球體下半部加入墊片等。結構設計楊金源說,每次跟紙風車合作,從繪圖到製作、組裝完成的過程中,劇團都會想到讓他必須絞盡腦汁實現的點子,過程失敗機率很高,不斷修正改進後,求得完美呈現。

大燈怪的腳與翅膀透過機械裝置活動。(記者凌美雪攝)大燈怪的腳與翅膀透過機械裝置活動。(記者凌美雪攝)

這座高8米、長10米的純手工打造大型燈怪,既是舞台也是道具,是大型裝置藝術與機械工程的結合,也為劇團的機械裝置創下許多新紀錄,比如4.9噸卡車+45K發電機發電;5,456個機械零件;200公尺長的燈光迴路連結了1.2萬顆LED燈,讓「燈怪」身上的鱗片都會發光等。

《燈怪》將於4月26日及27日晚間,在兩廳院藝文廣場免費演出。到時候民眾就可親睹在廣場上走來走去的大燈怪,如眨眼、眼珠子靈動地四處張望,翅膀搖一搖突然腳底生煙,有時嘴巴吐出濃氣、打噴嚏,說不定還會俏皮地放屁。

大燈怪前肢會噴出強力煙霧。(記者凌美雪攝)大燈怪前肢會噴出強力煙霧。(記者凌美雪攝)

200公尺長的燈光迴路連結了1.2萬顆LED燈,讓「燈怪」身上的鱗片都會發光。(記者凌美雪攝)200公尺長的燈光迴路連結了1.2萬顆LED燈,讓「燈怪」身上的鱗片都會發光。(記者凌美雪攝)

工作人員示範轉動大燈怪的眼球。(記者凌美雪攝)工作人員示範轉動大燈怪的眼球。(記者凌美雪攝)

還沒裝上眼球的頭部,可見到裡面有個裝置了機關的「駕駛座」,技術人員會在演出中手腳並用,創造大燈怪生動的表情。(記者凌美雪攝)還沒裝上眼球的頭部,可見到裡面有個裝置了機關的「駕駛座」,技術人員會在演出中手腳並用,創造大燈怪生動的表情。(記者凌美雪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