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陪伴證嚴法師一生最珍貴的寶物 泛黃經書國台圖圖書醫院助回春
國台圖圖書醫院國書修復師徐美文,仔細進行《法華經》的修復工作。(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國立台灣圖書館除了蒐藏日治時期至今的本土文化與歷史書籍,館內並設有圖書醫院,具有修復歷史悠久破損史籍能力,國台圖2年前受證嚴法師之託,為她珍藏50多年的清朝印製的《法華經》進行修復,如今幾近大功告成,國台圖館長曹翠英說,這7冊《法華經》是法師的「慧命」,與國台圖珍視的「紙壽千年」理念不謀而合,讓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修復《法華經》難度高,因為經書讀到破損或頁面斷裂,證嚴就會自行用膠帶、紙片黏貼補合,修復非常不易。(記者翁聿煌攝)
創建台灣慈濟志業、聞名海內外的證嚴法師,一生都在奉行入世宣揚佛法、普渡眾生的信念,她心目中最重要的寶物,不是精雕細啄的白玉佛像、也不是珍貴稀有的傳世法器;竟是一本陪伴她大半輩子的泛黃經書,印製於清同治時期的7冊《大乘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佛法書頁不堪無數次翻閱,內頁破損斷裂、多處再用膠帶黏貼,這本樸實無華的經書,才是證嚴法師最珍惜的慧命,且是她立志弘揚佛法的根基。
曹翠英表示,3年前證嚴法師因為委託國立台灣圖書館的圖書醫院,修復1本慈濟師兄從土耳其帶到台灣、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古蘭經》,國台圖圖書醫院的圖書修復師徐美文以細膩嚴謹的態度,重現這本《古蘭經》的歷史風華,獲得法師的稱許與信任,證嚴再拿出她珍藏的7冊《法華經》,因為年代已久,書頁已經泛黃破損,證嚴表示,這7冊《法華經》的價值不僅在百餘年的歷史,而是她在20多歲未出家前,在一次機緣下,從民眾手中購得。
從此以後這7冊《法華經》一直陪在證嚴身旁,在無數個寂靜夜晚,證嚴就著燈光研修佛法精義,相傳《法華經》是佛陀在世最後8年所講授的佛法,也成為證嚴一生推動濟世志業、面對各種艱難挑戰的勇氣與信心來源,因此證嚴十分珍惜這本經書,但即使她都放置在木盒中妥為保存,書頁紙張仍難敵歲月的風化、日漸破損脆化,令她既心疼又不捨。
證嚴法師珍藏的《法華經》,由國台圖圖書醫院妙手回春,有若新書。(記者翁聿煌攝)
徐美文轉述證嚴說「這本經典是我的慧命」弘揚佛法的根基,除此以外,證嚴還委請國台圖發揮專業考證能力,她當初聽說這本經書是清乾隆時期所印製,盼國台圖還能找出這本經書的身世起源。
徐美文不僅查出證嚴《法華經》的前世今生,也開始逐步進行修復工作,她指出,修復《法華經》要比當初修復《古蘭經》難度更高,因為證嚴法師非常珍惜這本經書,每當讀到破損或頁面斷裂,證嚴就會自行用膠帶、紙片黏貼補合,如今要去除這些膠帶和紙帶非常不易,她與圖書醫院的修復團隊花了2年多的時間完成7冊《法華經》改頭換面的工程。
徐美文笑說,面見證嚴法師時,上人鼓勵她要吃素食,她在與證嚴法師互動和交付任務時,深刻感受到證嚴追求「真、善、美」的執著,她也發願在修復經書的期間茹素,期能不負所託。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