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的感謝狀 黃昏的故鄉

2016/09/10 06:00

黃芝庭

最近幾天,父親的房間裡頻頻傳來文夏先生悠揚卻又哀愁的歌聲:

「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塊叫我~」。

初聽到這首旋律自父親房裡傳來讓我有些許訝異。到底父親出生在台北,大半輩子也從未移居他鄉,算是個不折不扣的台北人。然而仔細想想,像父親這般的老台北人對家鄉或許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思念情懷吧。

父親的童年時光在昆明街一帶度過,據他說當時的昆明街幾乎都是兩層樓的建築,也包括伴著他長大的老家。由此可想像當年的街景與今日之差異。而今不但老家已改建,新式的高樓大廈及大型連鎖商店也早已以一種征服者的姿態,蠻橫地將他記憶中的故鄉一層層覆蓋掉。因此外人看來,父親或許不該有歌詞中出外人對於家鄉的濃濃鄉愁。但我知道對他而言,最大的落寞是即使站在老家的位置,卻再也找不著當年蛛絲馬跡的這種空虛感。故鄉,成了一段再也無法重播的回憶。

就像他曾經的輝煌歲月。

父親自學生時代即立志從商賺大錢,那大概是當時的他對未來最美好的想像藍圖,因此一退伍後即一頭栽進了爾虞我詐的商業世界。父親最叱吒風雲的時期在經濟起飛的七〇年代,他憑藉著精準的眼光與卓越的談判技巧,以飛快之速爬上了業界的頂端。頂端的世界彷如以黃金堆砌而成的天堂,名車、名牌充斥著日常生活,當時的風光與生活之富裕可想而知。只要翻開我兒時的相簿,便可見照片中我與妹妹總是穿著進口衣服,手邊也總有父親國外帶回來的最新玩具。可惜當時的我太小,能在記憶裡殘留的影像並不多。唯獨當年父親意氣風發的眼神,我始終不曾忘記。

然而人生豈止如此簡單。這一點,父親或許比我更能體會。

人生的巔峰有時只是一種週期狀態,如同春日的花朵般,燦爛奪目卻稍縱即逝。父親沒能守住他的江山,就像他無法留住充滿兒時回憶的老家一樣。從頂端跌落的不堪,父親隻字不提,彷彿它從未存在。這是父親的堅強與固執,卻讓我更無法想像當年他是如何熬過這變調的無數晨昏。我知道他渴盼著東山再起,也為此孤注一擲地揮霍了時間與心力。無奈這個世界有一種殘酷的運轉方式,便是讓人們恣意地編織夢想,拼命地逐夢,最後卻只能在現實的磨蝕下被迫夢醒。而往往也在夢醒後才猛然驚覺到,青春早已了無痕跡。

好運終究沒有再次降臨。而父親的兩鬢卻已然添了霜,眼神也覆上了一層滄桑。他的人生故事最終沒有改寫,但故事中的每一章節卻儼然已如一本高潮迭起的小說。這裡頭有驕傲,也有難堪,有狂妄,也有徬徨。而這當中的人生況味,也只有親自走過的父親自己能體會。

歲月啃蝕了夢想,但也沖淡了執著。父親這幾年似乎漸漸不再有重回頂端的雄心,反而有種笑看自己人生起落的淡然。雖然我始終釐不清,這到底稱作豁達,抑或是認命?也許人生能有一次的絢爛早已是老天的眷顧。我想,父親一定也是做如是想。倒是最近的父親,不知怎地開始鍾情於老歌,也喜歡尋找兒時記憶裡的古早味,彷彿試圖找回這漫長歲月中曾經擁有過的無數感動。不知這是不是他對青春的悼念?

此時,父親房裡又傳來了一句句:「叫著我~叫著我~」。或許,那聲聲呼喚著父親的不是故鄉,而是那曾經在他心中,單純又美好的青春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