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亞東協會改名 野島剛:台灣政治正名ing

2017/03/07 06:00

野島剛認為「亞東關係協會」改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是台灣邁向政治正名化。(記者楊媛婷攝)

記者楊媛婷/專訪

台灣處理對日文化經貿交流的「亞東關係協會(亞協)」,將改名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甫出版《台灣十年大變局》的作家野島剛指出,亞協改名代表台灣「政治正名」的過程,「日本會樂意看待台灣的善意。」

今年一月,「日本交流協會」改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野島剛說協會改名,意味日對台政策又一進化,這和日本民眾近年對中國、台灣好感度黃金交叉有關。

野島剛指出,民眾好惡直接影響日本政府對外決策,「90年代時,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超過50%,但最近日本民調顯示,超過90%民眾對中國沒有好感;相反則是日本對台灣的好感度不斷提升。」野島剛補充,習近平上台後,中國對外政策採強硬大國主義,不僅台灣受到威脅,日本亦感同身受,「台日雙方處在同樣壓力,與311震災捐款的催化,日本有充分理由重視台灣。」

亞協改為「日本台灣關係協會」,野島剛不諱言意味台灣已「正名」對日的外交窗口,也表示台灣過去對日本各層面交流,常須先解決內部矛盾,如台灣是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出發,抑或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台灣」,甚至「中華台北」等稱謂不一而足,野島剛說,台灣內部矛盾確實反映在對日態度。

野島剛強調對日本而言,台灣就是台灣,不該將台灣內部矛盾投射於政策,也認為外交該跳脫冷戰思維,日本同時與中國、台灣來往並不衝突;站在台灣立場來說,他期待台灣與日本能簽訂FTA,透過FTA讓台日雙方以WTO貿易結構談判,有利雙方經濟互惠。。

曾擔任《朝日新聞》駐台特派的野島剛,對台灣政治、文化等都有深入的觀察,新書從採訪經驗與台灣近代歷史出發,重新思考日中台新時代的框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