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蘿蔔肉骨湯 簡單不簡單
冬天的蘿蔔特別清甜,加上排骨同熬,味道更鮮美。(梁瓊白攝)
文/梁瓊白
骨頭帶肉的通稱為排骨,其實不同部位有不同骨肉的比例,對於骨頭多肉少的,本省人稱它肉骨,吃法大都是煮湯。排骨湯比肉湯多了骨頭的香氣,既滿足了喜歡吃肉者的口感,又讓不想吃太多肉的人得到滿足,我個人就偏好排骨比肉更多些。
任何季節都有可供煮排骨湯的配料,例如冬瓜、南瓜、芥菜心、芋頭之類,但都不如當令的蘿蔔好吃,尤其冬天的蘿蔔特別清甜,加上排骨同熬,味道更鮮美。蘿蔔排骨湯看似很家常簡單,卻有店家靠這一味打出名號,成為吸引客人上門而且必點的一道美食,可見簡單的食物只要做得好,照樣是生意。首先排骨用的是肉骨兼具、久煮不柴的部位,五花排太肥、肋排太瘦,梅花排最好,而且要剁大塊些,可以拿著啃才過癮,先川燙血水,洗淨了再放入大鍋裡用小火慢慢煮,除了薑片和酒,不加別的,這樣湯汁才清爽。
時下的蘿蔔質地好又便宜,要挑掂起來沉的、外皮根眼少的才嫩,削皮時要連裡層的白膜也去掉,然後切大塊,中途再加入湯裡一起煮。這道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燉出兩者合而為一的味道,調味只需用點鹽,盛出的時候放點香菜,如此看似簡單的原汁原味卻極為鮮美。
剛燉好的蘿蔔排骨湯味道最好,清甜中透著清香,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道湯愈回鍋愈難吃,除了排骨愈煮愈爛,啃起來沒口感,蘿蔔愈煮愈失去清香味,成為爛糊糊的一坨。以排骨湯聞名的店一天要賣好幾大鍋的蘿蔔排骨湯,怎麼維持湯鮮肉嫩蘿蔔甜的?祕訣是煮好的蘿蔔湯將排骨和蘿蔔撈出分開放,客人點多少才熱多少,絕不整鍋從早燉到晚,所以客人才能吃到始終像剛煮好的味道,一塊大排一塊蘿蔔看著豪氣,吃著好吃,生意當然好。其實知道了方法,也能在家做出一樣好吃的排骨湯。記住,即使煮了一鍋,也不要每頓都一起加熱,最好吃多少熱多少,保證吃幾頓還是一樣清甜如初。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