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聽見台灣土地的聲音 紀念李哲洋

2020/11/09 05:30

李哲洋在苗栗的工作照。李立劭表示,當年的台灣流行日本音樂或西洋的古典,採集者第一次聽到源於自己土地的聲音都很激動,因有管道拿到當年是禁忌的軍方山地地圖,再加上李哲洋通曉日文、客家話及台語,因此成為第一線採集者。但因李哲洋從日本學術認識到的採集方法與當時學界角度不同,而較少被提及,加上他遭受過白色恐怖之苦,因此心裡有苦也無法伸張。 (李立劭/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台灣民歌採集運動的先驅李哲洋(1934~1990),今年逝世30週年,台灣音樂館及北藝大將於11月28日合辦「聽見台灣土地的聲音」系列活動紀念李哲洋。李哲洋妻舞蹈教育家林絲緞、好友雷驤都將出席,下午研討會則有明立國、呂鈺秀、顏綠芬等教授共同發表,李哲洋子李立劭也將提供珍貴的李哲洋8mm影像,希望藉此重新發現這位重要的台灣音樂人物。

李哲洋(左邊角落)於1966在賽夏族採集音樂的畫面。(李立劭/提供)

在資訊不如今日便利流通的年代,李哲洋主編的《全音音樂文摘》,引介國內有關國際音樂研究和資訊,並發掘紀錄本土音樂的發展,可說是台灣音樂大眾教育、本土音樂紀錄研究的重要源頭,對於發掘台灣本土的聲音具有重要貢獻。

據李立劭提供的資料指出,戰後50年代,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緊隨著遷台國民政府政權輸入的「中國文化」,身為跨越日治及國府時期的台灣青年,在文化藝術上普遍充滿迷惘,在壓抑中尋找出路,是當時台灣青年的普遍心情。尤其1950年代是白色恐怖肅殺的高峰期,所有「台灣意識」相關的研究是不被允許的,直至1960年代後,隨台美關係穩定,大量西方文藝思潮湧入,旅外學人帶來大量西方音樂技法,對原本根植台灣的在地聲音,卻不屑一顧,少數的一群年輕人,開始反思「我們需不需要自己的音樂?」

李哲洋的少年成長於日治時代後期,因父親於白色恐怖被槍決所牽連被迫輟學,展開他自學民族音樂的生涯,並開始自發性地採集民俗音樂,參與台灣音樂史上的重要文化浪潮「民歌採集運動」,1966年,李哲洋進入當時被視為禁忌的賽夏族矮靈祭收錄祭典音樂,是全台第一個人。此外,他採集全台灣的原住民及客家等傳統音樂,前後共約千首;編譯許多音樂論述及舞蹈教育著述,尤其是主編20年的全音音樂文摘,是唯一紀錄當時台灣音樂現狀及國外資訊的專業音樂雜誌,影響著戰後民間30年的音樂藝術傳播。

然而,只受過1年正式音樂教育的李哲洋,卻始終無法被學院的音樂史重視,因他的民族音樂研究偏重人類學及文化史學,也一直無法被體制內所認識。李哲洋相關的所有資料目前被保存在北藝大,還有數千張珍貴幻燈片、照片、影、錄音帶及錄影帶等,急需要數位化搶救。

相關紀念活動,11月28日上午10時起,於北藝大音樂廳舉辦音樂會暨開幕典禮;下午於北藝大國際會議廳進行紀念論壇;另有「知識的火苗」展覽,在北藝大圖書館4樓展出至2021年1月31日。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