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廢墟中築起希望 紙風車新作雨馬送祝福

2021/03/09 05:30

紙風車劇團戶外客家親子劇《雨馬》將於週末演出,巨型移動藝術裝置「雨馬」率先亮相。(記者陳昱勳攝)紙風車劇團戶外客家親子劇《雨馬》將於週末演出,巨型移動藝術裝置「雨馬」率先亮相。(記者陳昱勳攝)

李永豐:火災後很艱難,但希望帶給全世界希望、多一點快樂

《雨馬》編導李明澤(左起)、紙風車執行長李永豐、兩廳院總監劉怡汝、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作家小野、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編導莊瓊如、紙風車團長任建誠。(記者陳昱勳攝)《雨馬》編導李明澤(左起)、紙風車執行長李永豐、兩廳院總監劉怡汝、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作家小野、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編導莊瓊如、紙風車團長任建誠。(記者陳昱勳攝)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紙風車劇團與客家委員會聯手推出最新戶外大型客家親子劇《雨馬》,昨日率先亮相長13、高10公尺、重7噸的巨型移動藝術裝置〈雨馬〉,矗立於兩廳院自由廣場牌樓外,吸引許多往來民眾的目光。

紙風車表示,《雨馬》為客委會繼《嘿!阿弟牯》、《諸葛四郎》後,第3度與紙風車合作的劇碼,改編作家小野同名繪本故事,將客家話融入戲劇,讓孩子看戲學客語,也改編歌謠,呈現新式客家童話,此劇打破劇場鏡框式舞台,以巨型行動裝置結合數位影像、歌舞特技與水火特效,是以最高規格打造的兒童劇。

此作原本預計於去年演出,受疫情、工廠大火影響而延期,李永豐表示,為了要把兒童從手機、動漫拉回來,劇場必須有所突破,因此紙風車把空間、不同形式的內容加進劇場,《雨馬》可說是送給台灣孩子的一個禮物,「火災過後很艱難,但也希望透過此作品帶給全世界希望,多一點快樂。」

由400公尺、3公噸的鐵管組成骨架的巨型移動藝術裝置〈雨馬〉,藍色皮膚以客家藍染為發想,並繪上客家花布中代表喜氣跟富貴的花紋,雨馬將隨著劇情發展在觀眾席中行走,且眼睛既會開闔,也會張嘴噴煙伸展馬頭,伴隨飄盪的背上彩虹鬃毛,象徵帶給孩子們光明的祝福。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表示,對紙風車來說,《雨馬》是浴火後首次新製作,回想當時,要找一支螺絲起子、扳手都很難,不過在總編導李永豐的堅持下,這隻雨馬一定要由紙風車親手製作,因此臨時租了工廠,花費雙倍租金,調集鐵工、設計師進行彩繪、塑形,這隻雨馬也是給自己的一個鼓勵。

《雨馬》故事描繪由猴族統治的王國住著多彩燦爛的花人們,長期受迫喝下「遺忘水」忘了自己的歷史與光輝。在一次猴王雕像落成典禮中,要被活人獻祭的花人逃脫並誤食餘甘子進而找回記憶。在壞人為私利燒毀城堡之際,花族的歷史傳承者──雨馬與繁花公主出現了,並降下甘霖解救兩族……

小野說,自己就住在中正紀念堂旁邊,時常帶著小孩遊玩,看到雨馬出現,心中難免激動,牌樓從「大中至正」變成「自由廣場」4個字,走了30年,這些是相當珍貴的歷史記憶,自己30多年前所創作的《雨馬》,故事主角雨馬時常伴隨下雨天出現,為的就是追尋自己的歷史,小野表示,父母親都是客家人,但對客家文化了解甚少,隨著自己的作品陸續改編為劇場,對他來說,就是一個追尋與了解自己的身世。

《雨馬》將於3月12、13日在兩廳院藝文廣場首演,2場演出因應防疫需求,將採線上報名,詳情可至客委會、紙風車臉書粉絲團查詢,另為讓無法到場的觀眾欣賞,3月13日的演出將於紙風車、客委會、客家電視台臉書粉絲團及YouTube進行網路直播,首演後,藝術裝置〈雨馬〉則將於3月25日至28日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噴水池前廣場展出,27日、28日亦有行動劇演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