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花園.台灣的瘟神信仰】五瘟使者升級版 白龍庵祭祀五福大帝
除了王爺信仰外,台灣另一個重要的瘟神信仰是「五福大帝」,早年是由駐防台灣的福州籍官兵自福州迎來香火,在台南府城建立白龍庵祭拜,並分靈至西來庵。這兩間廟都在日治時期遭到拆毀,白龍庵的神像移至大銃街元和宮,與保生大帝合祀。
五福大帝延續著中國古代對於五瘟使者的稱謂,分別是張部主宰顯靈公張元伯、鍾部主宰應靈公鍾士成、劉部主宰宣靈公劉元達、史部主宰楊靈公史文業、趙部主宰振靈公趙公明。相傳五人原是進京赴考的舉子,因見瘟神投瘟丹於水井,五人勸誡當地百姓不要飲用井水卻不被接受,只好留書投井而死,玉帝感佩五位舉子捨己救人,義烈可風,便敕封為五福大帝,主掌春夏春冬與四時瘟疫。
五福大帝的神像造型十分特殊,其中顯靈公為三眼紅髮、應靈公嘴尖如鳥、宣靈公面如猿猴、揚靈公面如龍形、振靈公面如虎形。相傳是因為五人在投井之時,因為臉部撞擊井底並受到瘟丹丹毒的影響,才會產生面容的變化。
五福大帝信仰的另一個大宗是在連江縣的馬祖,當地習慣稱呼為「五靈公」,馬祖因為鄰近福州的關係,五靈公的信仰十分的普遍。另在台南還有一支由開基五瘟宮發展的「五瘟大帝」信仰,分別為柳大瘟大帝、朱二瘟大帝、何三瘟大帝、薛四瘟大帝、吳五瘟大帝,神像面容分別為黃、黑、青、紅、白五色,腳下則分別踏著蟾蜍、毒蛇、壁虎、蜘蛛、蜈蚣五毒,因此又被稱為「五毒大神」。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