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民族音樂研究所 處境困難
民族音樂研究所館藏許多珍貴資料,都需要恆溫恆濕保存。(記者趙靜瑜攝)
記者趙靜瑜/專題報導
正當行政院與文建會等部會大規模進行組織重整之際,音樂界已故大老許常惠生前心心念念的民族音樂研究所,卻面臨困難的生存處境,目前的規模僅附屬於傳藝中心,沒有獨立的預算與行政規模,更沒有落實許常惠當年希望把台灣各民族的音樂做系統規畫、整理以及再生演出的精神。「上級」對於這個研究所的未來各種不確定性考量,看在草創與堅持多年的所內研究人員眼中,有些感傷。
民族音樂研究所的規模,原本應是國家級的民族音樂中心,除了要成為國內最完整的民族音樂資料庫外,也能是台灣民族音樂學術研究重地,進而將寶貴的史料整理及重新創作,成為新音樂的養分。然而在各方利益圍堵下,原本已拿到的中和圖書館基地無疾而終,最後於民國91年整併,成為傳統藝術中心的附設研究室。
目前民族音樂研究所將任務目標放在民族音樂的調查、蒐集、研究、保存及推廣,雖然冷門,卻非常重要。副研究員薛銀樹表示,現在的預算大多用於蒐藏各類民族音樂音源,但仍追趕不上耆老逝世的速度,民族音樂研究所今年將預算放在台灣原住民紀錄自己的音樂,再交給民族音樂研究所做研究;所內人員也開始自力救濟,自己學錄音,將蒐集來珍貴的資料重新整理,成為獨立檔案,便於外界研究。
此外館舍也是一大問題,跟農委會無償商借的館舍現址將在明年年底到期,其餘部分館地則是鐵路局所有,必須付租金,租期同樣到明年年底。目前有不少南管曲牌、曲譜等都是百年以上資料,必須恆濕恆溫保存,同時也要進行數位化工程,沒有固定硬體,影音資料的蒐藏與使用是一大問題。
受「文化事權不統一」之害,民族音樂研究所發展層級之低,加上預算定位等限制,只能做到音樂資料蒐集的部分,中下游的研究與演出卻無法執行,事實上,在政府組織重整的此時,相關文化機構也應該考慮政策連貫與專業考量,方能讓民族音樂研究所有機會合乎其位、發揮所長。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