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升級玩真的 木蘭刷新擊樂劇場視聽震撼美

2022/01/03 05:30

《木蘭》中飾演擊樂木蘭的吳珮菁(左起)、猶如心靈指引與說書人角色的鹿妃吳思珊,以及京劇木蘭朱安麗。(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凌美雪/特稿

戰場殺氣騰騰的氣勢是用木棍當樂器「打」出來的,練家子的身段總讓人忘記其實他們是打擊樂手。(記者凌美雪攝)

擊樂劇場《木蘭》歷經10餘年不斷打磨淬鍊,每次蛻變都讓人讚嘆不已,因此,去年朱宗慶打擊樂團宣告要推出《木蘭》再升級版巡演時,不免讓人好奇「還能怎麼升級」?然而,當《木蘭》進行雙卡司媒體總彩排,幾個看著《木蘭》「成長」的老記者入座,看到舞台投影的主視覺,就忍不住讚嘆「好漂亮」!而這驚艷的第一眼,似乎也預告了台北跨年首演的大成功。

擊樂木蘭(左)與京劇木蘭虛實相映,展現木蘭的外在也述說她的內心。(記者凌美雪攝)

雙卡司 演繹不同生命情調

《木蘭》無論就戲劇或音樂都堪稱跨界跨得了無痕跡。(擊樂文教基金會提供)

擊樂劇場《木蘭》有兩大核心,其一是傳說中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線,另一則是全劇由擊樂來說故事。因此,由京劇演員飾演視覺上所謂外在的木蘭,簡稱京劇木蘭;擔任木琴演奏的木蘭,則是透過音符的演繹,讓觀眾聽見木蘭難以言喻的內心世界。而所謂雙卡司,就是1天A組、1天B組輪流主演,今天京劇木蘭朱安麗、擊樂木蘭吳珮菁、馬伕何鴻棋、小木蘭彭瀞瑩,明天就是京劇木蘭黃宇琳、擊樂木蘭戴含芝、馬伕廖為治、小木蘭張倚佩。

雙卡司意味著主演者在巡演期間能得到比較好的喘息,且由於主角不同的演出資歷與生命體驗,也會讓故事主人翁展現截然不同的角色特質。如果說初挑大樑的戴含芝有種帶點靦腆的小心翼翼,與英姿煥發又不失小女子浪漫天真的黃宇琳,是一種正在經歷木蘭當下生命情境的版本;那麼,吳珮菁的百轉千迴與朱安麗的刻骨銘心,則猶如行過烽火大地的深情回視。

兩種不同情調的木蘭,正是每個人在生命不同階段時,內心可能產生的幽微轉折,也讓同時看過兩種版本的觀眾有一種體會,原來生命可以這樣品嘗、也可以那樣詮釋,對觀眾來說,同樣的編劇與音樂能有不同的體會,也是樂趣之一。

《木蘭》除是打擊樂與京劇的跨界,也可算是古典劇場與當代多媒體藝術跨界的成功典範,作品總能觸動人心的藝術家王奕盛,以影像設計作為《木蘭》一路走來的時間軸,他形容「深遠遼闊,是她的旅途與旅途上的抉擇,是她的徬徨與做下抉擇後的篤定。」他運用色彩點染各場景特質,以電腦取代畫筆,「從古人偷師,既向畫裡的留白學習如何想像,也向水墨裡的筆觸學習呼吸」,於是,荒漠冰原、千里跋涉、披星戴月……終歸溫柔如心。

跨界跨得了無痕跡 歌聲擊樂都是戲

當代語彙的轉化與跨領域藝術的結合,同樣跨界跨得了無痕跡的還有樂團成員的練家子,必須為這些下苦功苦練京劇十三響、十八棍、跑圓場的團員們喝采,對他們來說,或許把各種器具甚至身體變成樂器打出音樂並不難,但把「演奏」變成「演戲」,尤其戰場對陣的磅礡氣勢,手上的木棍對擊、擊地發出震撼聲響,不僅動作精準、表情到位,而他們每一個看似武打的場面,其實也是演奏的一部分,它們用音樂交織成戲劇對陣的視覺,讓觀眾忍不住這裡也想拍手,那裡也想叫好,實在熱血澎湃。

台北首演獲得各界好評,音樂家徐家駒也在臉書留下一段評論讓人深有同感,他寫道「恭喜朱宗慶打擊樂團擊樂劇場《木蘭》首場超水準的演出。按照劇本走,每個團員要演奏許多種樂器(有獨奏、合奏)、要演戲、要走不同隊形、擺各種陣式(動作一致)、還要背台詞、背歌、要⋯⋯最令我驚訝的是:沒有指揮、再加上『沒有樂譜可以看』⋯⋯音樂系好像也沒有這樣訓練,但是,朱宗慶打擊樂團做到了,可想而知他們是下了多麼大的『苦功』。」

誠如王奕盛所說,「時間不曾停歇,木蘭在當代遇到了朱團,透過音樂與戲劇,讓我們有機會進入她的內心,感受她每一個面臨抉擇的瞬間,以及跨向每一個未知的勇氣,木蘭的故事放在當代甚至比過去更為貼切真實。」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