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長輩太搞怪 真奇怪
圖/陳佳蕙
老小老小,老人家行為有時就像小孩子,就只能靠家人見招拆招了……
〈硬著來無效〉照顧失智長者 減少爭執
文/阿瑛(高雄市)
我照顧一位失智症的長輩,狀況非常多。
外人看來溫文儒雅的楊爸爸,家中房間混亂不堪,卻不准家人做任何改變;經常忘記個人物件存放的位置,常一直翻箱倒櫃的;若拿他在意的東西,可是牢牢地記住並不斷提醒;要他們吃藥,回覆的是「吃過了啊!」、「當藥罐子啊!」、「要我吃,我就死給你看!」言行反覆無常,為一般人所謂的「老番顛」,和他們相處該如何減少爭執?
照顧者最耗心力的是與被照顧者的爭執,因此,當爭執發生時,馬上轉移話題到他喜歡的事物上,比如他關心時事新聞,就開始和他聊聊時事新聞。
他們不容易正確覺知或判斷自己的病情,由於無病識感,所以拒絕吃藥。照顧者可以嘗試將藥丸磨成粉,撒在要給他吃的食物上;藥水可以加入給他喝的菜湯裡。
不要對生病的人賭氣,而說出傷人的話或行為,以致讓人遺憾,兩敗俱傷其實對大家都不好。
〈讓他有面子〉別正面攻 旁敲側擊為要
文/蔡怡怡(台北市)
不受控的老人,未必什麼都不在乎,只是因為他是長輩,好歹「他吃過的鹽巴也比我們吃過的米多」,你要他聽晚輩的話,似乎很沒面子,但若是朋友講的生病經驗及養生方法,老人家其實比誰都還相信,所以最好認識長輩的一、兩位朋友,把你困擾的問題私下請老人家的朋友給他建議,這招比家人諄諄善誘來得有效。同事媽媽開白內障手術、同意開心導管手術都是透過老人家的朋友去說服而成功;同事爸爸因為朋友肌少症而摔倒,還有朋友因為吃太油不愛運動而中風,他爸爸探望朋友後開始運動。
說服老人家,還有一招「以他人為鏡的餐桌八卦法」很有效。晚餐時,我或先生對著兒子一問一答,講新聞或辦公室的年長者他們發生的健康毛病、沒按時吃藥結果多麼淒慘等健康話題,老人家不覺得我們在提醒他,降低自己的防衛心,就會聽進別人的「慘痛結果」,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態與不良的生活習慣。
〈上鎖都沒用〉老是愛偷吃 只好收起假牙
文/Ning(台南市)
阿嬤有三高,但喜歡吃甜食,更喜歡吃肉,尤其紅燒蹄膀更是喜歡。
其實我們也不是完全禁止阿嬤吃,只是經由醫師特別囑咐,一定要她稍加節制,否則體重過胖,恐怕會讓身體負荷增多。一開始,會在冰箱上加個鎖鍊,只要阿嬤開不了冰箱,就沒有辦法在不適當的時間吃些不該進食的東西。
但是阿嬤趁我們不在家的時候,請託不知情的隔壁開鎖店的老闆,來幫忙解鎖,然後吃完又上鎖,神不知鬼不覺,前功盡棄,還真傷腦筋。後來,乾脆就不在冰箱上加鎖鍊了。
有一天,剛好阿嬤的假牙要送到牙醫診所修護,那天,我發現阿嬤無法吃平常會想吃的東西,尤其有點難度的不軟食物。
這時候,我想到一個應付法子,只有該吃的時候,才會讓阿嬤戴上假牙,並且跟牙醫師說好,要阿嬤假牙不定期地保養。
就這樣,阿嬤漸漸地不再吃那麼多了。
圖/陳佳蕙
〈聽醫生的話〉專業一出手 乖乖聽話
文/珍妮佛(台中市)
明明血糖值都正常,媽媽卻堅稱自己有遺傳性的糖尿病,非吃降血糖的藥不可;應該每日服用的血壓藥,卻是「想到再吃,不然吃多了會有抗藥性」;有便秘困擾的她認為肥肉的油脂才能幫助排便,所以總是捨青菜而擇三層五花。
一次帶媽媽去看病,我向醫師報告媽媽種種不聽勸的「假會」事蹟,醫師聽完我的大吐苦水,說:「血糖過低有可能會昏迷,比血糖過高還要更危險!」、「每天吃藥才能控制血壓,等到血壓飆高時才吃就來不及了!」、「肥肉只會增加三高風險,不會潤滑腸胃道,蔬果的高纖維才能好通便!」
這些我苦口婆心說過N次但卻被無視的話,沒想到經由醫師簡單扼要的三言兩語,就讓向來「自以為是」的媽媽「痛改前非」,從此願意對症吃藥和均衡飲食了。
原來身著白袍的醫師說的才有「恫赫」作用,才能讓固執的媽媽乖乖聽話。早知如此,我當初早就該讓專業的來了!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