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被隔離 孩子不是你的錯

2022/05/23 05:30

圖/達志影像圖/達志影像

文/陳宜彣、馮瑞鶯、柯乃熒 圖/達志影像

新冠肺炎疫情從成人的戰場蔓延到兒童及青少年的日常,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到5月4日止,兒童及青少年的確診人數從2020年到2021年占確診人數的7%攀升到2022年的22%。

隨著兒童確診病例快速增加,切身感受到病家及醫療同仁對疫情變化的不安,院內照護高風險或確診病童時,擔心將病毒帶給其他人,也擔心家中孩子可能有染疫的風險。醫療同仁也陸續因為學校停課,請假在家陪孩子,無論孩子是因為確診新冠肺炎或接觸者而被匡列。

但是,平日活蹦亂跳的孩子沒得選擇,隔離期間只能跟著照顧者關在一個小小的空間。在疫情嚴重的時候,父母常常擔心孩子是否罹病、生理的狀況,卻忽略「疫情」及「隔離」對孩子心理的影響及他們的需求。

身為兒科護理師的我,上星期也面臨到需要跟孩子「關」在一起的時候。但是,女兒哭了。我們給了她好多限制,她抗議說:「為什麼要被關在房間裡?」、「為什麼要挖鼻子(篩檢)?」「為什麼我不能抱抱?」她有好多的為什麼,然後生氣又傷心地說:「這又不是我的錯。」

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只能安撫女兒「孩子,是啊,這真的不是妳的錯,妳的心裡現在應該有很多疑問跟害怕,害怕孤單,害怕挖鼻子(篩檢),也許,在妳的心裡更害怕生病」。原先的「保護」預防措施,對孩子來說,可能都會被解讀是一種「懲罰」,進而產生負向的情緒。

被隔離的孩子往往是家長關注的重點,孩子在隔離的過程,他們有很多不安、疑問跟害怕,也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所以必須要被「限制」在一方小天地,或是無法跟自己的手足或朋友一起玩。被隔離兒童的手足卻是常常被忽略的潛在有需求的成員。原本經常吵鬧的兩人,突然都變孤單了,孩子在隔離的那一瞬間被限制不能彼此接觸,開始想念每天玩在一起的夥伴,也會擔心被隔離的手足有沒有不舒服、是不是很無聊。

原來,「被限制」的人,不是只有那個被「關」在房間的那一個孩子,而是這個家庭中所有的孩子。

〈奇妙假期〉除了生理 心理也要照護

印度Prateek Kumar Panda等學者指出,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面臨隔離或是封城時,會有焦慮、憂鬱、不安及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形,更有高達8成的孩子會因為疫情或隔離,而有負向的行為及心理狀態。對於年紀愈小的孩子,因為無法理解為何要跟部分家人分開,也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大人更容易忽略疫情對他的影響。

身為父母的我們,面對這樣的情境也許有點無力,覺得無奈。但是,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及溫暖。好好傾聽孩子的疑問跟擔心,好好抱抱孩子,跟他說「這不是你的錯」、「你會擔心跟害怕都是正常的」、「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你,陪你待在一個房間,陪你一起篩檢,也會陪你度過這一個很奇妙的『假期』。」對孩子來說,也許才是最重要的!(作者為醫療工作者)

※如何在家照護感染新冠肺炎之兒童,可參閱以下資訊: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https://reurl.cc/b2kxdM

【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居家照護指引簡易版影片】https://youtu.be/ePYEU7JR_gA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