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追求語言自由離港來台 鄭國偉用母語爽演《皇都電姬》

2022/07/22 05:30

《皇都電姬》劇組高舉台、港雙語「語言消失、就是文化消失」標語大合照。(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以台、港各一座面臨拆除命運的「電姬」與「皇都」戲院,做為跨越時空的場景,在台港人小柔與在港台人敏慧,因緣際會在戲院殘存的光陰中,開啟了一段用著母語演繹的百年電影的時空之旅。這部名為《皇都電姬》的音樂劇,2020年由阮劇團與香港劇場空間共創,以台、粵雙語在南台灣演出,勾引出「母語不存,文化便消失」的悵然。

香港知名編劇鄭國偉移居台灣後,首度參與劇場演出《皇都電姬》,為劇中探討「語言的自由」深受感動。(記者凌美雪攝)

2022年《皇都電姬》以升級版來到台北,今(22日)起於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演出。鑒於香港的自由民主愈來愈受限,加上國際疫情難以預料,這次粵語卡司採徵選居住台灣的香港人出演,結果2020年移居台灣的香港知名編劇鄭國偉,獲選演出劇中Mark(小馬哥)角色,意外以演員的身分在台灣出道。

談到首次在台灣演戲就能以自己的母語(粵語)演出,鄭國偉眉飛色舞地說,「超爽!」這是相對於當年自己舉家遷台主因「不爽」的形容,不僅是發生在政治上的雨傘運動與反送中等抗爭無效的憤怒,更有潛流於教育與文化生活中,處處可見普通話取代香港廣東話的情況。鄭國偉以一個香港人自身的觀察,母語文化的消失甚至只要3、5年就會起莫大的變化,這些都讓人感到憂心與憤怒。

鄭國偉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主修編劇,在校期間曾獲傑出編劇獎。之後更屢屢獲獎,包括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優秀編劇獎等。「如果你要繼續在香港工作、生活,就要學會閉嘴。」鄭國偉說,身為編劇,只要避免踩到敏感字眼或故事橋段,要繼續在香港生活不是問題,但過去幾年來,因為不想害到劇場界的朋友,看到包括自己被迫自動在創作裡養成自我審查的習慣,不只他自己,連家人都感到「非常不爽」,所以就義無反顧舉家遷台。

至於出演《皇都電姬》的香港人角色,「其中有一個場面是我不能講香港廣東話的台詞,會被消音,我每次排練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哭出來……覺得演這齣戲蠻有意義的。」如果要說這齣戲核心的精神,就是「語言的自由」,鄭國偉說,「語言就是文化,語言消失了文化就會消失;這個戲正就是談語言保存,跟台灣人、香港人都有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