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城市散步】大漢溪川行脈動 展陳大溪文化底蘊─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

2022/09/17 05:30

文.攝影/記者周幸叡

從2013年開始舉辦的桃園地景藝術節,歷屆活動舉辦地點有未改制前的新屋鄉、大園鄉;還有改制後的八德區、觀音區、楊梅區、中壢區、平鎮區等,以這些桃園市境內的特殊地景做為活動藝術品的展覽空間,「品藝術,遊地景」,兩相搭配,引領民眾深入認識每一個地區。今年的活動地點來到大溪區,結合大漢溪兩岸的景觀及30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呈現大溪區的人文和自然風土魅力。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主題為「川行脈動」,選在大溪舉辦,重新梳理大漢溪與桃園的密切關係。

2022桃園地景藝術節主題為「川行脈動」,主辦單位表示,以「川」字的字面意義及字形意象,演繹大漢溪對大溪及桃園的重要性。如同城市的命脈,大漢溪滋養著流經之處,孕育地方「生產」、「生態」與「生活」,三大生生不息的脈動發展。活動選在大溪區,不僅溯源至桃園早期的發展重鎮,也重新審視大漢溪做為桃園的母親河,與桃園不可切割的密切關係。

大漢溪流貫大溪,將其分為河東和河西,便利水路及河階地形,為大溪帶來繁華榮景和獨特地景,林木、煤礦、茶葉、樟腦……到木雕工藝結合宗教祭典的民俗文化等,由現今的老街樣貌,依稀可遙想當年的盛況。

既以「川」為展題,本屆的展區串連大漢溪沿岸夾岸綠帶, 來自國內外的28位藝術家攜手14組在地民眾,共同創作出的30件大型裝置藝術作品,就分別坐落在右岸的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以及左岸的大溪河濱公園、中庄調整池和大嵙崁親水園區。

這些區域原本即是當地民眾休閒好去處,地景藝術節期間,則變身為露天美術館,盎然綠意、波光粼粼的環境中,愜意走訪每件作品,認識藝術家創作的理念、欣賞他們精湛的工藝,再一次發現台灣的大城小鎮處處有驚喜,大溪不只是走馬看花時的老街、豆乾名產印象,還有更多值得挖掘的人文、水文之美。

◆桃園地景藝術節官網:https://www.taoyuanlandart.com.tw/

今年重點展區裝置藝術巡禮

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

這裡有數個生態池,還有一大片近年相當火紅的落羽松林,池水清澈可見魚群優游,間或看到結成一坨的粉紅色福壽螺卵。共有10件作品配合周遭景觀分置,〈儷人行〉(粉及綠)、〈斜躺的鋼琴〉、〈有圓相聚〉、〈福蛙〉(粉)、〈日月星辰〉等,作品材質主要以GRC雕塑加上馬賽克磁磚拼貼,繽紛色彩、童趣外型,營造出溫馨夢幻般的氣氛;〈粉紅泡泡〉、〈蝦毀〉,這兩個作品則是引導觀者思考福壽螺及美國螯蝦等生態議題。眾生平等,應該如何朝向共生互好、發展友善生態,而非一味擴張人類的貪念。

邱泰洋〈有圓相聚〉,在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提醒大家珍惜每一個相遇的美好時刻。邱晨悅〈福蛙〉(粉),圓潤飽滿造型以及討喜色澤,象徵帶來平安好運。羅元鴻的〈粉紅泡泡〉,擬態福壽螺構築人與生態環境的綿密之網,朝向共生互好發展的友善生態。楊海茜〈蝦毀〉以螯蝦破壞生態網的姿態,並以顏色的反差表現,引導大家對生態平衡議題的反思。

山豬湖生態親水公園

由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往裡面走,可進入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廣大園區前身是歇業多年的私人主題樂園,桃園市政府水務局以環境友善工法整理,成為多元戶外生態教育場所,雲天池、林蔭步道,沿途可見荷花、台灣萍蓬草等植物。這裡也有10件作品,一系列共4件的〈超日常風景〉,有如林間的神祕圖騰;〈合時〉讓觀者看到以當地為棲地的猛禽黑翅鳶與水流間的互動;〈自然中重生〉和〈年輪謎宮〉呈現自然中的和諧律動。

來自日本的小林響作品〈超日常風景〉,以一系列不同的裝置藝術帶出山豬湖親水公園4個區域的地景亮點。陳幸雄〈合時〉,以當地物種黑翅鳶與水流間的互動,營造萬物各按其時合成的美好情境。伊祐.噶照〈自然中重生〉 ,懸浮於球體內的人感受著自然的能量,而重獲新生。陳杏芬〈年輪謎宮〉,從樹的年輪帶出樹木扎根地的環境與氣候,也帶出這個作品中所有共創者的故事。

大溪河濱公園

今年地景藝術節活動的主舞台所在地,廣大草坪中有溪流淙淙,是當地人闔家同樂之處,呼應這個綠地環境,共有7件作品,其中,〈日光之下〉、〈山林遊樂場〉、〈來時路〉、〈看見,流域〉,皆位於草坪上,不僅帶來視覺驚豔,也分別演繹泰雅族、阿美族等傳統文化特色及往昔的部落歷史。而〈在水一方〉、〈取水〉、〈觀看一條河的方式〉,設置在水流邊,讓人重新思考人和自然、土地、水流的關係。

法籍藝術家費歐娜.派特森〈日光之下〉,結合泰雅族圖騰文化與竹編工藝之美。安君實〈山林遊樂場〉,大人小孩皆可盡情玩樂穿梭其中,玩累了還可就地休息。撒部.噶照〈來時路〉,以阿美族傳統魚笙為造型發想,象徵撒烏瓦知部落傍水而居的遷徙過程,一段接著一段的連結,訴說部落自立造屋的歷程。黃文淵×劉瑋英×邱鴻程〈在水一方〉,攜手大溪中興國小的生態藝術創作佈置,構築出隱蔽性高且利於近距離拍攝、觀察周遭生態的平台。

中庄調整池

這個區域共有6件作品。做為石門水庫的備用水庫,中庄調整池曾因玻璃透明棧道一度躍升打卡熱點,廣闊池水不時閃爍著波光,彷彿透著神祕的力量,如此水文正適合〈大溪神獸〉的誕生,座落水上守護整片水域。而在岸邊守護的,還有〈雲之塔〉、〈千風萬縷情〉、〈雲圖〉和〈蛙尬藝來做伙〉。至於〈花田下的詩意〉,如迷宮般的田畝設計,說的正是大溪有「9月雪」稱號的韭菜田風光。

王振瑋〈大溪神獸〉,以大溪老建築上常見的「鴟尾」概念,創造出守護水域的神獸,喚起大家對水源與生態連結的省思。游文富〈雲之塔〉,將高聳剛硬的電塔轉化為既柔情又魔幻的藝術品。任大賢〈蛙尬藝來做伙〉,以桃園物種翡翠樹蛙為創作元素,邀請民眾做伙來散步賞景之餘,也能關懷在地生態。安聖惠〈花田下的詩意〉,不同高度及角度的白色斗笠,營造出9月的韭菜田風光。

大嵙崁親水園區

屬於桃園市政府「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計畫」,歷時3年、於今年6月竣工,分成「中庄水之谷」與「大嵙崁天空之城」兩大區域。除了復育濕地生態環境,也在境內增加乘風滑草區、原木遊戲場與沙坑滑梯等設施,企圖打造成一座全齡友善的戶外休閒區。這個區域只有一件作品〈渡船頭〉,以船形飛龍之姿,緬懷消失的渡口、述說中庄移民故事,騰躍希望的未來。

劉經倫〈渡船頭〉,船形飛龍帶出此地舊時為渡船頭,讓中庄移民故事及消失的渡口,重回人們的記憶中。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