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國家攝影中心「百年前的登山打卡」 邀你線上打卡

2023/02/23 05:30

〈眠月的達磨岩〉,此為阿里山森林鐵道眠月站附近的「達磨岩」,因形如台灣獼猴的背影,又稱為「石猴」。921大地震時,石猴頭部斷落,此奇景只留存於照片中。(國家攝影中心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的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寫真帖,集結112幅早期台灣山岳林野的歷史影像。彼時的山岳攝影以大型相機拍攝玻璃乾版底片為主,拍攝者須背負沉重的器材入山,因此攀登路徑多沿著相較成熟的路線進行山岳攝影活動。今昔對照來看,書中取景地點多已成為今日登山友們不可遺漏的打卡標註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表示,為使更多人了解百年前台灣山岳及登山活動的風貌,及深化典藏影像內容的探究與推廣,特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洪廣冀教授,以及影像研究者李旭彬先生,由典藏寫真帖的內容進行推演與查究,一探鮮為人知的影像故事。兩位策展人就影像內容、照片的放相製作與相本裝幀,從史料探尋其出版成書的意義與價值,最後精選出44張影像,分為「山岳寫真」、「一路上的風景」、「田野筆記本」3個子題,轉化成「百年前的登山打卡」線上常設展覽。

策展人洪廣冀表示,線上展覽名稱訂為「百年前的登山打卡」,呼應當代人熱衷打卡的現象;在《台灣寫真大觀:山岳編》中,閱覽者既可看到台灣的名山勝景,例如玉山、大霸尖山、奇萊連峰、合歡山等,以及眺望這些名山的標準角度,亦可欣賞到一些在台灣較少為人提及的山岳、高山雪景、冰封瀑布等地點。線上展覽網址:https://reurl.cc/GXqqjD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