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新媒體藝術人物】VR敘事 對話身體與記憶─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2023/03/04 05:30

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與美國前衛音樂教母蘿瑞安德森共同創作VR作品《沙中的房間 》,獲威尼斯影展第一屆VR最佳體驗大獎。(黃心健提供)台灣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與美國前衛音樂教母蘿瑞安德森共同創作VR作品《沙中的房間 》,獲威尼斯影展第一屆VR最佳體驗大獎。(黃心健提供)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如果把「眼角膜」當成是人類觀看現實世界的「工具」,「VR眼鏡」或可說是帶人觀看神、鬼、太空等想像異境的「工具」。台灣新媒體藝術最負盛名的創作者黃心健,4歲時因受傷導致右眼角膜變得不透明(看不見),直到14歲因獲得來自斯里蘭卡的角膜捐贈而重見光明,從那時起,他覺得自己看到的這個世界,其實有一半是從一個已經過世的人眼中看到的;30年後,他接觸到VR,發現這也是一種把自己的「看見」分享給別人的方式。

因為母親是畫家黎蘭,黃心健從小就對藝術創作有濃厚興趣,但母親深刻了解藝術家生存不易,希望他選擇以後好找工作的科系,因此,黃心健的第一個學位其實是台大機械系。「可內心還是想創作」,因此,大學畢業後他還到美國,先後取得設計學士與碩士學位。畢業後被朋友拉去做遊戲軟體,後來做到Sega與Sony的藝術總監,主掌遊戲裡的場景、人物及動畫。或可說,當年拿遊戲來做創作的經歷,隱然是黃心健進入VR創作領域的開端。

從故事訴說轉為故事生活

因對故事有著無法自拔的迷戀,黃心健回台後於2001年創辦「故事巢」。結合科技與互動的新媒體藝術創作,受邀為周杰倫、周華健、李宗盛、江蕙等歌壇大咖負責演唱會部分視覺設計,從電腦動畫發展到互動、浮空投影、雷射切割光影雕塑等,每次都讓人為之炫目驚奇。

但真正用作品述說完整故事的概念,落實在投入VR創作之後,尤其與美國藝術家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合作的虛擬實境互動作品《沙中房間》,在2017年第74屆威尼斯影展首次VR競賽片單元中,成功摘下最佳VR體驗大獎;2年後又以《登月》及《失身記》分別獲年度精選與互動單元提名;2021年更以《輪迴》在坎城影展再下一城,獲最佳VR敘事大獎。可說是國內VR創作者在國際獲獎紀錄的保持者。

近10年來在互動媒體與虛擬實境創作上,黃心健也開始從故事訴說(Storytelling)轉變為故事生活(Storyliving),並進一步思考如何以沉浸與互動的方式感受敘事內容。互動將觀者的思考、記憶與行為納入作品一部份,虛擬實境帶來新的可能性,讓觀者的身體成為敘事中的重要元素,如同冥想,觀賞的過程中,走入作者的世界,並以此為架構,與自己的記憶與身體對話。

黃心健指出目前台灣VR在國際上的地位,因為對世界上所有藝術家都一樣,是站在一個新的起跑點,好像大家其實都同時開始摸索,而且台灣在硬體設備與技術上的支援,都不會輸給國外。若說台灣還有需要加強的,應該是創作者必須要同時注重藝術的涵養,以及技術的能力,就是要能把技術馴服到可以表現出自己想表現的。「這些東西很需要技術,但卻必須以藝術優先,而不是炫技。」黃心健稱之為新媒體藝術,亦即「透過一些新的媒體來講一些以前沒有辦法講的故事。」

黃心健歷年代表作,相關作品在高美館「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展期至3月5日,民眾可把握時機,親自體驗。

透過一些新的媒體來講以前沒有辦法講的故事,黃心健認為自己的藝術創作,無論採用什麼技術或媒材,都是源於對故事有著無法自拔的迷戀。透過一些新的媒體來講以前沒有辦法講的故事,黃心健認為自己的藝術創作,無論採用什麼技術或媒材,都是源於對故事有著無法自拔的迷戀。

黃心健小檔案

.1966年出生於台北市

.1988年畢業於台大機械系

.1992年取得美國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學士

.1993年,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設計所碩士

.重要國際獲獎資歷

2017年:威尼斯影展 VR最佳體驗獎

2020、2022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優選獎

2021年:坎城XR 最佳VR敘事獎

黃心健代表性作品紙上賞

◆《阿根廷,我可以跟你跳一支舞嗎?》

紅外線肢體感測,客製3D軟體、投影,2008年。黃心健很早便開始思索新媒體藝術具有的互動性,此作雛型可追溯至2005年還沒開始戴VR眼鏡的《過客》。作品中,建築物分解為方格,對應觀眾造型,隨著觀眾的姿態變化不停地建構組合,觀眾一旦退出螢幕,建築物也隨之坍塌,隱喻人與城市的關係。

《阿根廷,我可以跟你跳一支舞嗎?》《阿根廷,我可以跟你跳一支舞嗎?》

◆蘊空雕塑系列

黃心健有一次去敦煌,因為共產主義不能講信仰或宗教,導覽人就把敦煌佛像當歷史文物介紹,而不碰觸信仰的核心,那時黃心健感受到很強烈的衝擊,於是,2021年創作的一系列太空人不銹鋼雕塑,以佛像的姿勢呈現,但身體都中空,暗喻「人」的部分被挖空了。黃心健說,以前人們說釋迦摩尼在印度成佛或悟道;而到現代,當人類完成世界上首次宇宙飛行,「太空人」被賦予如未知世界的探索者、遙遠的烏托邦開拓者等諸多想像。「蘊空」一詞源自《心經》的「五蘊皆空」,五蘊指色、受、想、行、識等5個構成自我的元素。佛像的姿態意味著精神化的結果,科技似乎允諾了人們一個烏托邦,但若缺少「人」這個主體,科技就如同無人穿戴的「太空裝」。

蘊空雕塑系列蘊空雕塑系列

◆血脈之線

2019年開始此系列創作,運用數位掃描及3D列印技術(可以印出顏色的類似石膏的材質),將兩張具有相同血緣(直系血親)的臉孔進行3D掃描,再將掃描結果透過軟體計算,找出兩張臉孔中具有相同膚色的部份,將之相互連接。透過數值紀錄的運算,將一連串運算結果產生的空間座標數值輸出為具體造型。從微觀的角度思考,生命的傳承是一段段DNA螺旋結構中的資訊,透過血緣延續、保存。而血緣轉化為資訊化的結構,並透過此結構開展對於生命與記憶的思索,或可說是把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視覺化。

血脈之線血脈之線

◆《失身記》

為超現實風格的虛擬實境互動作品,由黃心健的家族記憶出發,描繪台灣戒嚴時期,所有人性在體制下,約化成僅供領導階層辨認、評量的社會氛圍。過往的戒嚴統治及現代的數位科技合而為一,形成對人們生活與信仰對立的深沉壓迫。一位於政府祕密實驗中的政治犯在獄中孤獨死去,死後成為孤魂野鬼,墮入冥界,對應了台灣民俗信仰農曆鬼月地獄之門大開,觀者成為回到人間探訪陽世家人的鬼魂,透過VR,身歷其境體驗這段旅程。

《失身記》《失身記》

◆《千眼之城》

影像裝置。空間裡充滿著「無處不在」的監視器,監視器影像是「無處不在的窺視」,做為城市某時某地的人事物紀錄,不論這些影像是否有「人」觀看,它們仍會不斷地記錄、刪除,同時化為無線訊號向四周傳播。黃心健將這些影像加密,透過電腦程式隨機挑選與疊加,在沒有「人」的觀看之下,產生出如統計平均值一般的畫面。逃避對特定事物的辨識,融合成我們這時代城市的均質影像,名為《千眼之城》。

《千眼之城》《千眼之城》

◆戴上VR眼鏡看到的世界 轉化為沉浸空間

《沙中房間》、《登月》跟《失身記》在此空間中輪播。試圖將戴上VR眼鏡後進入的故事,轉化為沉浸空間,特點是不用戴眼鏡就直接走進故事裡,還可以與朋友共同體驗。但因為投影的沉浸空間是已設定好的流動影像,不像VR裡可以決定自己的方向。

戴上VR眼鏡看到的世界 轉化為沉浸空間戴上VR眼鏡看到的世界 轉化為沉浸空間

◆《登月》

阿姆斯壯在1969年成功登陸月球,半世紀後越發成熟的VR技術,也如同另一個「登月點」,給予人們全新的觀看與感受體驗。15分鐘的VR體驗,觀眾從地球出發,並在月球低重力的表面漫步飛行,並飛越DNA所聚集成的骨架,最終在象徵著月球山的山壁落下……配戴略顯笨重的VR裝置就如同穿戴太空人的裝備,雖然移動有所限制,卻能夠探索浩瀚的宇宙。VR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正是《登月》試圖傳遞給觀眾的訊息。

《登月》《登月》

◆《輪迴》

有一隻眼角膜來自器官捐贈的黃心健說,自己也簽了器官捐贈,想著如果有一天意外死亡,身上的角膜是否會像身體的流浪一樣,去到另一個人身上,一直傳下去?《輪迴》即在此靈感下,帶領觀眾進入一場橫亙千萬年的科幻旅途,觀眾在VR旅途中轉世成為不同的人與生物,用新的身體重新感受、體驗宇宙。(黃心健提供)

《輪迴》《輪迴》

◆《沙中房間》

來自西藏的「中陰身」(Bardo)概念,就是在7天內,現世意識與記憶逐漸消散,靈魂才能再進入下一個輪迴。《沙中房間》的「黑板世界」呼應此概念,巨大的黑板象徵人類的記憶,雖然可以反覆擦拭書寫,但舊有的記憶卻殘留不去。無數的巨型黑板建構了浩瀚的虛擬空間,猶如巨大的記憶迷宮;將抽象的情感與記憶轉化為具象、可與之互動的實體,讓觀者體驗自己真實的情緒與感知。

《沙中房間》《沙中房間》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