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V-10五人@台南 再現攝影的搖滾精神
「V-10五人@台南」參展攝影家林柏樑、郭英聲、莊靈、黃永松、劉振祥(由右至左)與成大校長沈孟儒(右3)合影。(策展團隊提供)
文.攝影/吳垠慧
逾半世紀前,莊靈、張照堂、郭英聲等10位來自不同媒體和藝術領域的青年創作者,對當時台灣攝影界獨尊唯美的沙龍攝影,和政治壓抑下的保守環境感到憋悶,遂組成「V-10視覺藝術群」(以下簡稱V-10),提出創作自由、尊重個人風格的主張,自1971年V-10成立並舉辦首次聯展開始,每回展覽都為文化界帶來話題,對台灣攝影走向現代化產生實際的影響。
繼200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又見V-10視覺藝術群三十年大展」後,現由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王雅倫、攝影家莊靈共同策展「V-10五人@台南」攝影展,即日起至4月15日於成大藝坊展出。闊別20年V-10成員再聚首,參展者有:莊靈、黃永松、郭英聲、林柏樑、劉振祥,最年長的莊靈85歲,最年輕的劉振祥60歲,他們5位不僅藝業表現各有所成,都是台灣深具代表性的攝影家,更重要的是,至今仍在攝影這條路上堅持不懈地鑽研前行。
郭英聲於「V-10五人@台南」展出1969年迄今的影像創作,維持其精神性、抽象性的風格表現。
資深藝術團體 展出31件攝影作品
「V-10 五人@台南」共展出31件攝影作品,除了過去在V-10聯展的作品選件,如:莊靈的〈女孩與梅〉拍攝他的一雙女兒和自家庭院盛開的梅花,這張泛黃的照片是1971年在V-10首展「女展」裡展出的原件,這次展覽特地翻找出來的壓箱寶;另一件同樣以家人為拍攝對象的作品〈三代〉,也是當年展品之一。郭英聲的〈台北迪化街〉攝於1969年,過曝的女子如靈體般站在老宅階梯之間,充滿實驗性,創作時年方19歲。
莊靈於「V-10五人@台南」展出1970年代的作品〈女孩與梅〉、〈三代〉與〈「朱豆伯」洪通〉(由右至左)。
除此之外,為了呼應即將到來的「熱蘭遮城400年」(2024年),攝影家們也找出與台南相關的作品。《漢聲》雜誌1970年代即出版台南專輯,創辦人之一的黃永松當年和同事風塵僕僕到府城採訪,這次展出1973年拍攝的〈熱蘭遮城古城牆〉、〈赤崁樓寶瓶門〉、〈億載金城〉和1975年〈大天后宮媽祖〉等,都是當年雜誌編輯的素材,而今已成珍貴的史料紀錄。而莊靈展出1975年在台南北門鄉拍攝「朱豆伯」洪通在自家門口埕前翹腳抽菸、若有所思的模樣,很快地,這位素人畫家就在台灣掀起一陣「洪通熱潮」。
黃永松展出1970年代《漢聲》雜誌為了製作台南專輯而前往當地古蹟拍攝的照片,包括大天后宮、億載金城、赤崁樓等。
為了讓數位世代認識傳統手工放大的攝影之美,林柏樑這次特地挑選紙基相紙放大呈現的照片,也是回顧過去V-10展覽「都是自己洗照片」的傳統。林柏樑年少時在萬華購得二手相機,在恩師席德進的鼓勵下走上攝影之路,這次展出人物肖像為多,包括:在台中大甲拍得席德進瞬間閃逝的孤寂感(1975)、在台南武廟捕捉到葉石濤歷經白色恐怖的內在創傷(1998)、俯拍國立台灣文學館首任館長林瑞明(詩人林梵)不修邊幅又極富個性的神情(2004),此外還有〈鹽田兒女〉(1977)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1996)等代表作,前者是在台南北門拍得一對小姐妹,在鹽田旁踩水車導流海水的賣力模樣,此番情景現已不復見;後者是以超廣角鏡頭企圖表現在現代化衝擊下,蘭嶼傳統文化面臨未知的命運。
林柏樑1977年於台南拍攝的〈鹽田兒女〉,小姐妹為鹽工子女幫忙家計。(林柏樑提供)林柏樑1996年於蘭嶼拍攝達悟族人的作品〈攝魂〉。(林柏樑提供)
1987年,當時在媒體擔任攝影記者的劉振祥,在台南鹽水看到八家將、陣頭等廟會活動的規模備感震撼,因此,這次展出便以1980、90年代在鹽水、台北迪化街、嘉義新港等地拍攝的民俗活動為主軸。相較於現代廟會活動追求酷炫的聲光效果,他覺得「1980年代還保有農業社會對神明和信仰的淳樸氣息。」
劉振祥於1992年攝於台北迪化街。(劉振祥提供)劉振祥1987年在台南鹽水拍攝的廟會民俗活動。(劉振祥提供)
「V-10」 1970年代倡議創作自由的叛逆團體
「V-10視覺藝術群」是一個沒有組織章程、沒有口號宣言、毋須繳會費、聚會不定期,成員來去不定的藝術團體。第一代成員、資深攝影家莊靈表示,人數最多時達26位之多,唯一目標是每隔兩、三年共同舉辦一次聯展,即使如此,也從未有次聯展全員到齊。V-10成員從不諱言「V-10是一個鬆散的藝術團體」,然而,在影像創作獨尊唯美、政治和思想受箝制的1960、70年代,V-10的出現和標舉的「創作自由」主張,是具有相當前衛性和帶有些許冒險性的。
「我們覺得,影像的創作應不受既成概念的束縛,讓個人的感覺和創意能夠無限發揮,於是大家聚在一起倡議創作自由、追求個人性的表現觀點」,莊靈說到,也正因V-10對個人創作的尊重,以及50年來成員們對影像創作孜孜矻矻的實踐成果,外界有目共睹,因此,無論是對同輩或後起之秀的創作者,V-10都深具啟發作用。
1971年,胡永、莊靈、張國雄、龍思良、凌明聲、謝震基、張照堂、周棟國、葉政良與郭英聲10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V-10視覺藝術群」,當時他們分別從事美術設計、攝影、繪畫、報刊編輯、電視新聞和電影攝影等工作,使得V-10成為國內甚早出現的跨領域創作團體。成大藝研所教授王雅倫表示,1960年代末,台灣社會籠罩在沉重的壓力下,藝文領域醞釀著一股不安、想要踰越當時社會典範與衝破困境的力量,這使得1970年代投身於文學、劇場與藝術創作的青年,「以作品表現他們對大環境的感受,與個人身處於這個環境的不安或不滿。」
1965年,張照堂和他的老師鄭桑溪在台北市「美而廉」舉辦「現代攝影雙人展」,首次揭櫫以「現代攝影」之名,爾後張照堂等又於台北市「精工舍畫廊」舉辦「現代攝影九人展」(1969),郭英聲與葉政良、周棟國隔年於同處舉行「現代攝影三人展」(1970),接著V-10於1971年成立並舉行首展,之後1973、1976、1983、1986年均有聯展,為台灣攝影闢出「現代」之路。1986年聯展之後,V-10活動一度中斷,直到2003年在北美館舉辦的「又見V-10視覺藝術群三十年大展」才又老友重聚。而有鑒於組織鬆散,30年大展特地簽署意向書,「以免說好參展又跑掉」,莊靈笑說。這張特別的意向書,和歷屆成員合影、聯展專輯、展覽照片、作品集等文獻資料也於「V-10五人@台南」展出。
「V-10五人@台南」同步展示與V-10相關之照片紀錄。
林柏樑、劉振祥談V-10 切磋影藝也珍惜情誼
「V-10在1971年出現,是水到渠成、歷史的必然,民間的力量被壓抑太久,開始要萌發」,林柏樑舉例說,1960年代末,學者邱坤良開始在全台做民間戲劇的田野調查,1971年《漢聲》雜誌英文版(ECHO)和《雄獅美術》創刊,1973年雲門舞集創立……甚至還可追溯到1965年創刊的《劇場》雜誌引介國際前衛藝術、電影和戲劇,雖然只發行9期,卻是集結黃華成、邱剛健、莊靈等才華洋溢的青年創作者投入。
「V-10五人@台南」同步展示與V-10相關之照片紀錄、文宣設計,和1960年代為台灣文化圈帶來前衛觀點的《劇場》雜誌。
在第一代成員張國雄引薦下,1983年林柏樑加入V-10,同期加入的還有劉振祥。當時在媒體當攝影記者的工作並不順心,卻受到前輩的賞識邀請入團和參加「’83台北」聯展,林伯樑笑說「感覺很溫暖」,不僅V-10多位前輩是學生時期孺慕許久的偶像,《漢聲》雜誌英文版更是開啟他關注自身文化的重要啟蒙,「那時候坊間很難看到介紹台灣的雜誌,雖然英文看不太懂,但照片我很喜歡。在大家拼命追求西方現代主義的1970年代,《漢聲》卻是呼籲要關心台灣文化,影響很大。」
加入V-10後,攝影之於林柏樑,逐漸從為媒體工作的心態轉變成創作的狀態,如:1998、2001年分別受託進行「文學的容顏:台灣作家群像」攝影計畫,將台灣作家的身影留駐於光影之中,已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
曾任攝影記者,以跨足表演藝術、電影等藝文領域著稱的劉振祥,1983年加入V-10當時年僅20歲、仍是攝影家謝春德的助理。本身也是成員之一的謝春德引薦愛徒加入,為V-10注入新血。身為V-10最年輕成員,想起當年「自己還在當學徒、還沒出社會,就有機會跟前輩一起展覽和學習」的興奮之情猶仍在心。1983年聯展結束,劉振祥服兵役兩年,退伍後隔年即參加「’86逍遙遊」聯展,爾後V-10就此沉寂,直到2003年北美館舉辦的「三十年大展」才又重聚,而這次展覽也是V-10從底片轉換到數位世界的初體驗。
劉振祥表示:「以前要展覽,大家就去找暗房,那次大家開始研究怎麼數位輸出,還去找廠商贊助紙張和噴墨,大件作品就是透過數位來呈現,是V-10跨到數位時代的轉捩點」,劉振祥說起介紹大夥兒一起去買小數位相機的往事,殊為有趣。
2003年北美館舉辦「又見V-10視覺藝術群三十年大展」製作的文宣,上圖是1971年10位創始成員,下圖是北美館參展時的成員合影。
為了向V-10前輩致敬,成大藝研所7位碩博士生也在成大藝坊櫥窗展出個人作品,展現數位世代的創作風貌。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