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表藝人物】VR成像原初的人─專訪《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
《留給未來的殘影》工作照,圖中為導演陳芯宜。
文/黃秉睿 圖片提供/行者影像
陳芯宜導演最新作品《無法離開的人》以白色恐怖期間綠島的再叛亂案為背景,獲2022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高榮譽最佳體驗大獎,並於日前結束在北師美術館的定點放映及延伸展覽,不論國內外都獲得極大迴響。
距離陳芯宜首次推出劇情長片作品已超過20年,在此期間她以多元創作形式不斷為觀眾帶來新鮮的觀影體驗,包括劇情長短片、紀錄片、電視劇集;2018年,在高雄電影節的邀約下,陳芯宜首次嘗試嶄新的媒體形式: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縮寫為 VR),《無法離開的人》則為接續其後的第2部VR作品。縱然創作生涯開展已久、觸及層面甚廣,陳芯宜的關注卻始終如一:透過拍片真正地去理解一個人,同時回答自己人生的疑問。
《無法離開的人》電影海報。
2001年,陳芯宜首部劇情長片《我叫阿銘啦》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該片創作源起於她就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時,一次主題為弱勢族群的課後作業,陳芯宜所屬的小組選擇無家者為研究對象,然而,整個訪談過程無家者沒有太多發言,激發了她對於「理解」的渴望;於是在作業結束後,陳芯宜仍會到龍山寺等無家者固定聚集的地點找人聊天。在蹲點過程中,陳導演深入認識的其中一位無家者,就此成為《我叫阿銘啦》主角的原型人物。該作採魔幻寫實基調,試圖打破過往寫實視野下人們的既定印象,帶觀眾見到髒污中蘊含的層層肌理。
陳芯宜嘗試將觀影體驗更接近於人們的生命經驗。
透過拍片解答人生
以「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林麗珍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行者》(2014),亦是起始於陳芯宜的提問;2004年,她接下林麗珍獲頒舞蹈類國家文藝獎的傳記短片拍攝案,完成作品後同樣深覺並未真正認識傳主,經過林麗珍同意後決定繼續拍攝,一拍即是10年。
在此10年間,陳芯宜也進行了其他數部紀錄片,皆是有所觸動於被攝者,「我想從這些人當中看到可以解答我生命疑問的事情。」陳芯宜表示,「驅動著我一直不斷拍片的原因,是對於自己的生命、對世界有太多疑問,便藉由拍攝去尋求可能性或階段性的答案。」
透過紀錄片扣問生命、在劇情片中體現生命,陳芯宜談起創作心法,直言她是「以拍劇情片的方式在思考紀錄片,用拍紀錄片的標準去要求劇情片」。因為長時間跟隨林麗珍,陳芯宜已能洞悉傳主在何時何地可能的一舉一動,故而得以不介入安排而記錄到預想的畫面;如此對真實的偏執亦反映在劇情片,劇集《四樓的天堂》(2021)在前製過程進行大量推拿師、諮商師等職業的田野調查,即便是虛構的劇情類作品,陳芯宜仍要求對於實際狀況的高度掌握。
此般不定於一尊、對形式轉換的靈活運用,也預示了日後陳芯宜在VR領域的成功。
《留給未來的殘影》為陳芯宜首次嘗試VR作品拍攝。圖中為舞者周書毅。《留給未來的殘影》劇照。圖中為舞者潘柏伶、方妤婷。
VR的新嘗試:夢境、記憶與生死
VR電影是相對嶄新的創作範疇,不像傳統電影經歷100多年發展,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鏡頭語言,卻也因為如是尚未定型的狀態,讓陳芯宜對這項技術產生興趣;在她與國內頂尖VR技術團隊「Funique」溝通時,對方表示有些跨界創作者會從原有的藝術領域本位出發創作VR,但自己卻因為劇情、紀錄片與劇場,和參與多位當代藝術家工作的經驗,似乎得以跳脫太過厚重的本位主義、不帶框架地思考適宜的處理方式。
VR作品由觀眾第一人稱視角出發,一旦穿上頭戴式顯示裝置(簡稱「頭顯」),360度的視野彷彿踏入一座環型劇場,打造出沒有盡頭的空間,宛如人的記憶與夢境,抑或是生死間的中陰地帶,這些都是陳芯宜自始至終的創作命題,也連結到她長久以來的關懷。
《無法離開的人》以綠島再叛亂案為背景,提醒觀眾歷史的不可抹滅。
陳芯宜生長於大稻埕,由於地緣關係常聽聞長輩提及二二八事件相關資訊,大學時期則因於黃明川導演工作室實習、參與二二八口述歷史記錄,接觸許多倖存者和受難者家屬;此外,約20年前,綠島建設人權文化園區之際,籌備中的蠟像館裡頭,受難者雕像都呈現動作到一半的狀態、做得栩栩如生,如同受到苦難的琥珀所包裹的記憶,將生離死別的磨難一同保留在該處,陳芯宜有感於此情景:「那些前輩們的生命就停在那邊了,不管是否被槍決,他們的生命就是停在那邊了。」因而萌生拍攝該場景的念頭。
2018年陳芯宜受邀創作VR,她提出兩個構想:其一是與舞蹈家周書毅合作的《留給未來的殘影》(2018);另外一部便是以綠島蠟像館為背景的創作,但經過討論認為後者拍攝難度過高,暫時擱置。不過,時任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在看過《留給未來的殘影》後,認為如VR的嶄新媒材予人身歷其境之感,適合體現歷史的深邃,因而向陳芯宜提出拍攝邀約。
數十年前埋下的種子,似乎在冥冥之中獲得灌溉,得以茁壯成如今的《無法離開的人》。
《無法離開的人》劇照。
顯影中將「人」還原成人
由於VR作品無法剪接,陳芯宜此次嘗試將「剪接」交給觀眾。《無法離開的人》中的槍決一景,一方是即將行刑的場面,一方是獄友正唱著訣別歌;另一方則是受刑人的妻小,人的視線在同一時間僅能望向一個部分,每個人關注的先後順序都有所不同。在這些複雜的場景中,即便錯過部分也無損於故事的進行,「這樣會跟人類的生活經驗比較相像,每個人都不會看到全貌,觀眾可藉由我們提供的資訊去做自己版本的剪接。」導演如此表示。
本作也力求達到真正的「沉浸式體驗」,如故事中做為導覽員的坤伯在經過特別的鏡頭設計後,眼神的直接觸及,令觀眾無以迴避。又如本次放映的北師美術館,入場時會經過一整條封閉的通道,前置作業中叫號、穿戴頭顯的過程彷彿已進入故事裡受難者赴死的情狀;放映結束離場後,觀眾接受日光漫過全身的洗禮,亦扣合著整部作品在黑夜中等待黎明的題旨。
《無法離開的人》劇照,該作力求達到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陳芯宜認為,全然的沉浸體驗要連同作品的前後文一同納入,包括在美術館中由本作歷史顧問學者林傳凱所策畫的延伸展覽,展出白色恐怖相關文物,以及真實的受難者遺書,並找來演員讀出這些書信,再加上王榆鈞所設計的樂音詮釋。透過講述故事的形式,陳芯宜和林傳凱的終極目標相同,即是將這些政治受難者還原成一個人。
一如《我叫阿銘啦》帶觀眾看見無家者不為人所知的樣貌,整個「無法離開的人」特展也從政治受難者的真實生活樣貌切入,打破當今統獨、左右的框架,真正回到當下的時空背景,在VR所打造的共感情境,理解身而為人每一個當下的選擇,如此才有可能逼近歷史的真相與和解。
不論是時間的跨度或空間的尺度,陳芯宜從一而終的核心關懷,便是在回應自身疑惑的同時,窮盡一切途徑去理解鏡頭下的對象,並將如此視野投射到觀眾心中。接下來導演也將與公共電視共同製作改編自台灣作家吳明益短篇小說的VR作品《雲在兩千米》,期待將能再次推展台灣VR創作的疆界。
《無法離開的人》工作照。陳芯宜(左)與演員林鉅。
陳芯宜小檔案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大學時期曾於黃明川導演工作室實習拍攝;創作跨及導演、編劇、剪輯和配樂,作品曾參展國內外各大影展,包括台北金馬影展、韓國釜山影展、德國柏林影展等;首部劇情長片《我叫阿銘啦》獲頒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獲得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2023 年受邀擔任該單元評審團主席。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