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文博會焦點】打開空總 預視首都未來文化圖景

2023/09/24 05:30

戰情大樓後方的舊辦公大樓,被鷹架包覆成超大型畫框,LED螢幕錯落於鷹架上,於夜間展現科技藝術表演新體驗。戰情大樓後方的舊辦公大樓,被鷹架包覆成超大型畫框,LED螢幕錯落於鷹架上,於夜間展現科技藝術表演新體驗。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2023台灣文博會以「台灣野生原力」為創作命題,由舊空總出發,延伸至花博爭艷館、國家鐵道博物館,以及松山、華山文創園區等5大場域,同時展開。其中,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做為全新主展場,除有主題策展「野性博物館」,還有澎湖、台南等2大地方展館,以及藝術銀行及工藝主題館進駐。

此外,C-LAB策展團隊也統籌策畫一系列「打開空總」展演活動,包括以科技藝術結合舊辦公大樓藝術設置計畫「Working in Progress×鷹架GPU」,打亮古蹟的立面,串連起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帳篷,以及發光的沉浸式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 2023」等舞台,將園區打造成多媒體劇場,融合科技、藝術、馬戲等跨域饗宴。

C-LAB也集結歷年「CREATORS創研支持計畫」9組團隊,推出「催落!CREATORS開放工作室」系列活動;更重要的是,為了從空總的歷史脈絡裡探索未來轉型的可能性,名為「打開空總×AI多重未來」的互動式展覽,邀請民眾一起嘗試運用AI演算呈現自己想像的藍圖。

4大展演預視空總未來

1.古蹟鷹架光影秀與FOCASA

空總正在進行古蹟修復工程的施工鷹架華麗變身,轉換成「Working in Progress×鷹架GPU」科技藝術裝置,也是國內首見最大型古蹟修復過程中進行的鷹架影音燈光秀。

古蹟修復與施工鷹架都是現階段空總園區既存的實體,鷹架目的在維護施工安全與秩序,藝術家以「支撐科技藝術未來蛻變的基本結構」為創作概念,巧妙運用鷹架構築的一個個方框,防塵布為主體,LED螢幕錯落其間,有如矩陣棋盤上的數位符號,當光影秀進行時,過去空軍的古蹟大樓,彷彿變成超大型運算GPU,正在運算著空總的未來,帶著迷人的科幻感。

白日平凡無奇的戰情大樓,在文化與藝術的創作裡提供了很多想像與可能性。白日平凡無奇的戰情大樓,在文化與藝術的創作裡提供了很多想像與可能性。光影秀過程中隱約可見舊空總戰情大樓建築外觀,做為穿越時空的映照。光影秀過程中隱約可見舊空總戰情大樓建築外觀,做為穿越時空的映照。影音作品〈音符實驗場〉中的人物剪影意味著人與空間共構的文化與歷史不會停止。影音作品〈音符實驗場〉中的人物剪影意味著人與空間共構的文化與歷史不會停止。

文博會期間,每天晚間5點半至8點,輪流播映呈現台灣多元文化底蘊的作品。也將搭配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策畫的「漫遊劇場──點亮空總」活動,近百場來自全台各地頂尖表演藝術團隊匯演輪番上陣,展現充滿野性的創作能量。需預約,詳詢網址:https://reurl.cc/DAzQbN

經典紅色巨型馬戲帳篷「V-13」,推出「文博會限定版」FOCASA。經典紅色巨型馬戲帳篷「V-13」,推出「文博會限定版」FOCASA。

2.「FUTURE VISION LAB 2023」穹頂展演實驗場

C-LAB於2018年成立台灣聲響實驗室,設計出一個只能容納數人的小型「聲響」圓頂架構,後來衍生出內外皆包膜、主供「視覺」作品呈現的小圓頂;發展到2020年,實驗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以直徑12公尺穹頂構築(DOME)概念,打造超高解析沉浸式系統,整合視覺影像運算、拼接、軟硬體系統、環繞音場及建築結構設計等技術,開創出未來視覺及創新科技的新視野。

此次文博會重新打造直徑15公尺的升級版,並強化包覆式聲場及雙層影像配置構造,使內部空間擴大到能容納百人,從地板、牆壁到天頂,一體化的球體,巨大半圓形的沉浸式投映,創建出一處沉浸式場域,及近似於「裸眼VR」的視覺效果,總運算解析達22K。文博會期間,觀眾可於現場排隊入場。

直徑15公尺的升級版巨型移動式戶外穹頂劇場,高難度的組裝過程挑戰施作人員的毅力,終於在開幕前完工。直徑15公尺的升級版巨型移動式戶外穹頂劇場,高難度的組裝過程挑戰施作人員的毅力,終於在開幕前完工。「FUTURE VISION LAB」強化包覆式聲場及雙層影像配置構造,巨大半圓形的沉浸式投映,創造近似於「裸眼VR」的視覺效果。(文化部提供)「FUTURE VISION LAB」強化包覆式聲場及雙層影像配置構造,巨大半圓形的沉浸式投映,創造近似於「裸眼VR」的視覺效果。(文化部提供)

3.打開空總×AI多重未來

「AI」成為當下最夯話題,但「AI」究竟如何使用?甚至可以預視空總的未來?

展覽借助AI科技運作技術,集結各界專家進行數據分析、內容規畫及畫面呈現。分3大展區,首先展陳空總的背景與轉型脈絡;第2展區「文化空總的多重未來」,設計了9個不同專業背景的虛擬人物,將這些不同價值觀人物對空總未來的可能想像,透過大型電視螢幕表達出來,並由AI運算結果呈現在展區中。

最後回到參觀者本身,可於現場電腦親自操作,從選擇建築類型開始,比如攝影博物館、動漫中心甚至藝術拍賣公司等;然後選擇偏好的建築材料,比如清水模或玻璃帷幕等;接著選擇風格,比如概念藝術或巴洛克等;最後選擇自己期待的開發程度,按下「生成」鍵,電腦就會自動進行AI運算,將操作者想像的建築變成具體圖像。

雖然每位參觀者得到的圖像不會公開展示,但操作過程中按下的每一個選項,都會成為數據資料,可藉此統計出民眾偏好的建築類型與用途,甚至對空總開發程度的期待值,都是未來空總定位的重要參考。

「文化空總的多重未來」設計了9個不同專業背景AI虛擬人物。「文化空總的多重未來」設計了9個不同專業背景AI虛擬人物。對空總開發程度的期待值,在展場分低、中、高3種參考方案。對空總開發程度的期待值,在展場分低、中、高3種參考方案。

4.野性博物館

呼應今年文博會台灣原生內容創造力的精神,主題館「野性博物館:前往創作的初始生態」,邀集包括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布拉瑞揚舞團、豪華朗機工、瀚草影視與三牲獻藝等,呈現當代藝文創作者的田野經驗與創作的生發過程。

展覽依不同展間打造出「拼裝鐵工場」、「裝配彈藥庫」、「密碼書庫房」、「混搭衣帽間」、「團練巨幕廳」等,五重創作物資補給空間,讓觀眾走在展間,就像走入創作背後最不為人知的時空,看這些具國際知名度的藝文創作團體,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之中,展現令人驚歎的作品。

「拼裝鐵工場」呈現藝術工作者幕後準備階段的思考脈絡與各種創作工具。「拼裝鐵工場」呈現藝術工作者幕後準備階段的思考脈絡與各種創作工具。

藝術是台灣這座島嶼土壤所生最絢爛的野性花朵,參觀到「團練巨幕廳」時,有一支8分鐘的影片,值得坐下來好好觀賞,聽這些創作者的心聲。從紐約舞者殿堂返台的布拉瑞揚說,創作者的必要功課是溯源,不是關在排練場想像,所以「回家跳舞,跳舞回家!」;自幼接受傳統中國雜技訓練的林智偉,做科8年,決心創造出更貼近生活的「台灣新馬戲」,帶FOCA團員展現不可思議的肢體;音樂家柯智豪自幼生長於廟埕,傳統宮廟文化成為「三牲獻藝」音樂路上最重要的底氣,他說:「我們不單探索過去,最重要的,還有如何走向未來。」台灣當代藝術天團「豪華朗機工」說:「我們不再去定義藝術家了。」為什麼呢?走一趟主題展,看看這些新「黑手頭家」如何帶人「聆聽花開的聲音」!

「混搭衣帽間」展陳表演藝術工作者經典且具紀念價值的服裝設計。「混搭衣帽間」展陳表演藝術工作者經典且具紀念價值的服裝設計。「團練巨幕廳」邀團隊闡述創作理念,圖為傳統宮廟文化孕育的「三牲獻藝」。「團練巨幕廳」邀團隊闡述創作理念,圖為傳統宮廟文化孕育的「三牲獻藝」。

城市共榮感,首都文化新未來

文化部今年「打開空總」,將傳統文化中具備生猛活力的原創精神,與探索未來時所需的各種創新媒材與手法結合,一方面探詢「舊空總」轉型文化場域的各種可能性,其實也為台北首都揭示文化新未來的想像。

去年在高雄協力策畫2022文博會獲得空前成功的史哲,今年變成文化部長主策2023文博會,身為台北出生的孩子,史哲認為,首都台北現有場館逐漸無法滿足國內藝術能量與新興藝術創作趨勢,需要一個可成為國際展示窗口的新型態大型國家級文化設施。空總在台北市中心占地超過7公頃,是目前僅有的大面積土地,且擁有古蹟與綠化空間,相當理想。但將來如何規畫重建?成為繼中正紀念堂之後,首都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空間轉型議案。

從空拍照可見空總在台北市中心的核心位置。從空拍照可見空總在台北市中心的核心位置。

因此,除景觀改造、卸除圍牆等,史哲也企圖藉此次文博會,真的把空總的未來「打開」。於是,在開展前布展期,我們看到所有藝術家與表演工作者匯聚空總,為完美展現作品,夜以繼日地準備;還有「大球」的團隊人員每天曝曬在大太陽底下,絞盡腦汁克服各種施工組接上的難題,黝黑的臉頰有時眉頭深鎖,但一貫專注。主創鷹架光影秀的團隊則在試燈時,發現龐大的燈光與3D運算,使原來的電腦「跑不動」了,為此添購了很多新的GPU。

然後,一個預期之外的大問題,就是傍晚7點多,附近鄰居就來抗議聲音太大。為敦親睦鄰,團隊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特殊的寂靜音樂派對模式(Silent Party Mode),在光影牆面設置大型QR CODE,民眾可掃描後透過手機的耳機同步感受音樂與鷹架上影像互動的沉浸感,同時減少活動聲響對周邊社區的干擾。但也有現場看過鷹架光影秀的觀眾表示,每部影片無論視覺或音樂都很感動,可惜音響不夠大聲,現場震撼感稍減。

筆者想到今年在林茲電子藝術節看到的一場露天多媒體音樂盛會,3艘相當於3個空總鷹架光影秀的巨大舞台船,乘載著馬戲演員、芭蕾、踢踏舞者的演出,在市中心的多瑙河來回巡遊,河岸一整排大型光束,搭配船隻上的大型LED共演聲光秀,晚間8點半才上演,擠滿10萬名觀眾,雖然音樂震天價響,仍持續到午夜。但林茲這個已有40年傳統的活動,似乎普遍獲得市民支持,甚至成為城市共榮的文化指標活動。台北市民會歡迎這樣的文化盛會一起共榮嗎?

特殊的寂靜音樂派對模式,透過掃描展區內的QR CODE感受音樂的沉浸感。特殊的寂靜音樂派對模式,透過掃描展區內的QR CODE感受音樂的沉浸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