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5【藝週末.城市散步】從一棟石頭屋,讀見特屬於馬祖居民的過去與未來

2023/09/30 05:30

曾經因為哪一本書,更認識馬祖嗎?

劉宏文:讀陳仲玉《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有如泛舟於歷史之海,一面探查山形水勢,一面想像先人的四季生息。

劉枝蓮:《天空下的眼睛》是島史與家族史雙重平行書寫,涵蓋的1949年到1990年小島全方位樣貌的種種。我是寫手,也是閱讀者,在田調過程中、在典籍查閱中,那大時代的悲苦,比如:七十四軍、東海部隊……在創作過程中,我不斷思考,在追憶前人同時,我們要更加賣力,留下些什麼?

謝昭華:大江健三郎的《沖繩札記》,當年在唐山書店翻閱當下就被他翻轉中心與邊陲的概念驚嚇,成為我世界觀的新座標。

請簡短介紹您的最近一本著作。

劉宏文:某次文學獎合輯要求自我介紹,我這樣寫:「馬祖人。從小聽砲聲、看大海、住石屋、聞魚腥;及長來台,努力糾正馬祖口音,適應台灣生活。六十初度,仍在追尋、探索;不斷肯定、否定。唯鄉音侃侃,如影隨形,再也壓制不住。」近作《鄉音馬祖》就是上面這段話的註解與延伸。

《鄉音馬祖》。(我己文創出版)

劉枝蓮:《潮間:我的石頭屋》,我以「我擁有一棟石頭屋時,感覺到我擁有島上所有石頭屋」情境,將石砌的實牆,築夢空間曖昧,我想藉元素與建材的實境,讓消失的民居,不消失的記憶。解說馬祖民居的過去與未來,帶著自己與時代烙印,用我居住的所經所歷,記錄下石頭屋的來路與去處。

《潮間:我的石頭屋》。(聯合文學出版)

謝昭華:2022年底出版的《國境封閉與虛構的旅程》與之前的《島居》不同。前者是斷代史,後者是編年史。回憶與現實交錯,真實與虛構交融。

《國境封閉與虛構的旅程》。(聯合文學出版)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