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生活大補帖】less is more 少一點更好
圖/達志影像
文/林彥佑
這陣子,閱讀一些文章或看節目時,總會吸收到「less is more」的訊息。比對了我自己過往的經驗,發現less is more似乎是一個可信的道理,甚至是可以實踐,且是極有效果的學習方法。
其實,我是一個很愛吸收新知的人,就某個程度而言,我是一個資訊肥胖症(Infobesity)的人;這個症狀特徵之一,便是會傾所有力量,把天底下所有訊息一古腦兒地吸收,且深怕失去某種訊息;也因這樣的關係,我是典型「more」的人。但奇怪的是,我也慢慢驚覺,在吸收這麼多的訊息之後,怎麼無法全面吸收,而且短時間內便遺忘呢?因此,這樣的結果導致我成了「more is less」的人。
在我比對大腦科學相關的文章,得知大腦每天能吸收的訊息量是有限的,但每天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量,大約有3.6萬GB,包括手機、報紙、新聞、口語、電腦等。如果這些訊息沒有經過內化、再製、進入長期記憶,根本無法有效保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溫故」再「知新」,否則一味學習新知,到頭來把過往的都遺忘了。
日前,我剛從芬蘭參訪回來,感受到芬蘭教育的「less is more」。他們老師說,在課堂上不急著趕進度,也因為國家文化的緣故,他們進度沒上完影響不大。他們寧可在課上教得少,但卻鼓勵同儕間的對話、互動,因為他們相信,這些都可以刺激孩子的學習,甚至可以藉此深化學習。也因此,他們認為學習不是單方面由老師授予,而是包括小組互動、團隊合作,都是一種潛在的學習。
芬蘭的國小孩子,大概下午兩點就放學了,放學之後,自主安排個人或家庭的活動。芬蘭老師聽到我們國小是四點下課時,都感到不可置信。他們說為什麼要安排這麼滿的課?應該要給孩子多一點休閒,大腦需要放空的時間;還說連建築物也要休息啊。確實,少即是多,影響芬蘭教育極深。所以,當我們看到芬蘭孩子們的作業量極少、節次極少、課程極少,但空間極多、互動極多、軟性力量極多、慢活優遊極多的時候,就明白這股「less is more」的力量,造就了芬蘭在世界上的頂尖地位。
回到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假如覺得學科表現一時很難改變的話,不妨從生活與方便著手的層面開始。例如,把孩子做家事的份量減少,但要求質的提升;給孩子的作業減少,但要求做得比之前更好;嘗試給孩子少量的飲食,但要求更細緻去品嘗每一口的味覺與心覺。身為師長的,學習掌握說話的重點、學習濃縮課程最扼要的精神、學習簡化也美化自己的生活(芬蘭、北歐很強調簡約,卻追求質感的風格)。
less is more,或許對東方人的思維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擔心放手,因為我們擁有高度的責任感,或者說是不安全感,擔心孩子缺少應有的物質與心靈,所以產生了直升機父母。然而,愈是不肯放下牽掛,就容易給得過多。不妨靜下來,學學歐式的三大生活型態──丹麥的Hygge、瑞典的Lagom、荷蘭的Niksen,讓大腦放空,或許可以體會到less is more的美好。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