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清潔觀 刷三觀

2024/04/21 05:30

圖/rabbit44

每個人對於清潔的標準不同,夫妻一起生活,如何達到共識,可是得花點心思……

〈誰在乎誰痛苦〉反求諸己 相安無事

文/古家榕(基隆市)

在我們家素來奉行「誰在乎,誰痛苦」的清掃原則。比如,我特別看重客廳的整潔度,每當(自覺)髒亂到慘不忍睹時,便會掃把、抹布、吸塵器齊發,將其收拾至神清氣爽。

丈夫則格外注重廁所的使用體驗,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刷洗起馬桶、地板和浴缸,直到(自認)聞上去通體舒暢。至於雙方皆不甚重視之處,諸如廚房和陽台,便相約農曆年前來個儀式感,大掃除聊表心意即可。

如此一想,清潔觀的磨合,關鍵也在於「反求諸己」。若我在乎客廳整潔,卻未親力親為,丈夫在乎如廁體驗,卻未親自操持,只是一味用高標準去苛責彼此,永遠嫌棄另一半打掃得不夠理想,由小見大,婚姻也很難維持下去。

從清潔看修養,既然在意,便主動出擊,透過自身努力達成預期,而非像個自我中心的巨嬰,事事要求別人做到「讓自己滿意」。若實在做不來,那就調整原先的標準吧,無論居家環境或情感關係,我們真正能改變的,從來都只有自己。

〈兩人一起改變〉只要動手 就給個讚

文/吳劇(桃園市)

若有人說:打掃完的廁所與沒有打掃過的廁所看起來一樣、沒差別,完成清潔工作的你是否會覺得無力又沮喪?曾經花了一段時間學會了體諒,所以以上的言論傷不了我。

看到老公家裡的牆上依然掛著民國109年的日曆,加上一些灰塵,我知道他的原生家庭運作方式與我家相反,所以我認為的「髒」,不是他能理解的「污」,導致一起生活時有摩擦和懷疑,懷疑自己有嚴重的潔癖。

要改變一個人很難,那就同時改變兩個人吧!幸好我們都會定期拜訪好友,從小公寓到豪宅的裝潢,整齊和清潔似乎是住家的標配,彼此的共識慢慢接近了一些。加上孩子出生後,打掃環境被視為理所當然,老公沒有任何抱怨。即使因為生長背景不同,他常常看不出髒亂處,甚至清潔工作不夠徹底時,我就會想起那份民國109年的日曆,而盡量閉嘴。

願意打掃、不抱怨就是遞出橄欖枝,而我再怎麼傻眼,也會釋出善意、體諒,讓彼此的日子更好過,也不再被潔癖這兩個字糾纏。

〈出動女兒降服〉善用外力 借力使力

文/韋韋(台北市)

每個人都有不同生活習慣,和老公交往時,他隱藏得很好;婚後馬腳漸漸曝露。用餐完餐盤及廚餘會堆在餐桌或洗手槽,地上有殘渣或是垃圾亦視而不見,東西用後不歸位,家裡常有蟑螂出沒;婆婆一家也是如此。

家庭習慣已根深蒂固,為免影響婚姻生活,採取各自安好模式。直到我懷孕後出現轉機,為了孕育優良寶寶,我借力使力地說,為了不要生容易過敏的寶寶,以免成為磨娘精,所以家裡要保持乾淨。剛開始有努力執行,後來還是會忘記,但已改善不少,至少老公願意踏出第一步。

前世情人出生後,為了寶貝女兒不能有任何閃失,老公開始改掉髒亂習慣,雖然偶爾會露出本性,但家裡氣氛已不若之前劍拔弩張。

我知道良好的清潔習慣要從小養成,我很努力教好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孩子開始可以管爸爸後,前世情人說的話比我還有用,孩子愛整潔重秩序,經由借力使力,從此家裡不再髒亂。

圖/rabbit44

〈疫情嚴峻之時〉寧願被誤解 也要先清潔

文/東心(台中市)

說起先生跟我的清潔觀念,真是天差地遠,諸如他的論調「沒流汗,衣服不用換」、我的觀點「洗過澡就不能往外跑」之類的。從最初的爭吵磨合中,先生已摸索出一套因應之策。

還記得COVID-19疫情最嚴峻之初,適逢婆婆中風住院,先生每天一下班就往醫院跑,夜深人靜再返家。他深知不只婆婆的病情嚴重,我的神經質更來勢洶洶。從醫院回到家必有一套非常嚴格標準作業流程等著伺候他,沒照著我的要求來走,他可能進家門也不好過,彼此容易爭吵。

先生為了躲避高規格的「款待」,及隨時可能觸發的戰火,他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每日探視婆婆過後,索性先去他的辦公室梳洗一番,換上乾淨的衣服,如此返家後,就不用又累又麻煩地處理他一身「毒」氣,順便在外面先消化滿肚子的「怨」氣,讓彼此都不生氣。

日復一日,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連辦公室值班的守衛都用著異樣懷疑的眼光在打量他了,心想這人難不成在外面偷情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