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過度教養引爭議

2024/06/13 05:30

圖/達志影像圖/達志影像

文/胡蕙寧

某些家長的教養方式,特別是「過度教養」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尤其是以孩子現在的學業與未來的成功為唯一導向,完全忽略人格與生活技能的教養最引爭議。

依據心理學對教養方式的認定,「過度教養」被認為是父母在「回應」或「要求」上超出了正常指標,出現了極端現象。像是高回應的父母可能把孩子當成家庭生活的唯一重心,也難以接受他人指出自己孩子的錯誤外,有些家長更過度管控孩子,讓孩子時刻覺得被監視。

與「高回應」相呼應的是,過度教養的父母通常也會出現高「要求」,這些要求可能不切實際,通常涉及學業成績與公開表現,以嚴厲處罰的手段讓孩子承擔了不符合年齡的過度責任。如此要求的目的,通常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面子,讓外人覺得自己教養出自認為優秀的孩子。

〈另類過度教養〉

低要求高回應 易成放縱

相對於「過度教養」的另一個極端就是「過度放縱」的教養方式。只不過當家長對孩子的獨立和責任承擔要求過低,但卻在回應程度上過高時,仍舊可能成為另一種過度教養。

像是低要求高回應的父母就很愛為孩子找藉口,他們通常不檢討孩子自身的行為對錯,卻總喜歡將失誤的原因責怪他人或體制。某些父母還可能會無中生有的捏造孩子有特殊的身心理狀況為由,希望因此得到特別的關照。

這樣教養的父母會將自己對社會的恐懼灌輸到孩子腦中,也因此給自己更多藉口來介入孩子的生活。結果是嚴重阻擾了孩子依正常學齡該有的成熟度,造成其面對困難與承擔失敗的心理障礙。這類父母還可能解讀孩子對自己的依賴為一種「親密」而自豪,即使在孩子成年後都以對待低齡兒童的方式來面對他們。

〈未來影響〉

過度教養 傷害孩童

現代父母與上一兩代之間的教養差異,特別顯示在對環境危險因素的過度憂慮。像是很多父母擔心綁架、誘拐、霸凌、行路安全等的焦慮,也因此嚴重延緩孩子的獨立能力。心理學上早有研究顯示,過度教養下的孩童更容易不快樂。

這些孩童在成長過程中,會被要求去達成父母標準下的完美,時刻處於必須討好父母的焦慮狀態,也因父母的叨念態度而過度擔心外人的眼光與評價。有些孩童在這種教養環境中只著眼於力求成為族群裡的頂尖,但卻對失敗的承受力毫無心理準備,難以接受挫敗的打擊。

更由於父母教養的偏執跟失衡,嚴重影響孩子對現實的平衡與判斷,除了顯示出不合實際能力的過度自信外,也可能因此錯估責任承擔的程度,並相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遇上危機時產生慌亂與不知所措的現象。

過度教養的後續問題是父母很難放下,即使孩子都已成年成家,這種模式通常還是會持續而釀成兩代之間的家庭問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