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文館出版《詩人的側影》 認識日治時期漢詩詩人

2024/06/17 05:30

台文館發表《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記錄日治時期漢語詩人的的經歷與日常。(台文館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的《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由成功大學台文系教授施懿琳主編,邀請陳曉怡、謝宜珊等人訪談日治時期仍以漢語創作的詩人及其家屬,記錄散落在方志和文學史外的訊息。

台文館長林巾力表示,古典詩人的家屬們無私分享家庭記憶,提供手稿、信函、文物等珍貴史料,做為套書的運用與呈現。無論有形、無形的文學資產,還原並深入了解詩人的生活、個性等,未來也會持續進行。

本書追尋作家作品手稿、相關文物的去處;關注作家的文學活動、人際關係、身形樣貌、說話方式、使用語言,生活中的愛好、信仰,身處的社會背景等;也記錄了詩人們的家庭背景、親屬關係、特殊經歷等。

台文館表示,繼2021年出版台灣古典文學口述專書《詩人的日常: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獲2024年南市圖「台南400好書選」之一後,再推出《詩人的側影:臺灣古典詩人相關口述史Ⅱ》,計畫歷時2年,於2021年至2022年陸續訪談古典詩人羅秀惠、蔡碧吟、吳萱草、陳逢源、吳子宏、高懷清、石中英、呂伯雄、張禎祥、吳紉秋的家屬,以及鯤瀛詩社前社長吳登神先生,收錄11位詩人及詩人家屬的17篇訪談紀錄,並有近600張首次披露的珍貴史料照片。

此外,由於受訪者多是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因此透過這些訪談紀錄,也保留了關於語言、文字的吉光片羽。例如透過陳逢源女兒陳秀蓉女士的描述,除了更能體會陳逢源浪漫天真的詩人個性之外,敘述者陳秀蓉女士生動優雅又活潑的台語口語也藉由訪談紀錄保留下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