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自拍者們─「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
張照堂,〈板橋1962〉,1962。(攝影中心提供)
文.攝影/記者董柏廷
攝影的出現,很大程度改變人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人們面對鏡頭時,身體姿態的展現,而以影像為創作形式的藝術家們,在面對自我身影時,更多了對自我身體、生命意念、價值觀、精神理想以及社會議題的各種探索與發聲。
正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展出的「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策展人陳永賢選出50名藝術家的百餘件作品,展現藝術家們從事藝術行為時的各種瞬間,留下創作軌跡。陳永賢說明,展覽聚焦於藝術家自我影像的表現形式與內容,從「凝視自我」與「反身顯影」兩個面向切入討論:前者關照於自我認同與知識建構;後者則擴及個人反思和社會性的文化嫁接,進而提供一個具開放特質的反身對話。
展覽在兩種形式下交互作用,推動觀眾思考,透過剖析自我、異己與他者之間的觀看視角,藝術家如何運用影像表現自我意識,讓身體行為成為影像迻譯的一部分。創作者們以多元的影像媒材鏡射出時代脈動、社會文化,乃至於身分認同等多元議題。
施強,「施強肖像」系列,1876-1943。(攝影中心提供)
凝視自我
攝影影像的本質是再現,藝術家透過鏡中映像、凝視自我的交互關係,轉譯「他人凝視」與「自我認同」間的建構,有時甚至透露創作者在移情作用之下的自我身影切入點。如台灣早期開設寫真照相館的施強、林草等人的肖像中,展現自信的自我凝視;以及1960年代張照堂受存在主義及荒謬劇場等思潮影響,記錄自我身影的攝影創作,充滿現代前衛性;乃至當代藝術創作者,如石晉華、姚瑞中等對文化議題的探索,不僅表露不同時代的藝術風貌,更突顯了影像藝術的豐富創作媒材,同時顯現不同時代藝術家對於自我的凝視與想像,亦映照出台灣社會文化的脈動。創作者們透過鏡頭凝視自我,也透過作品顯現自我,從日常生活與身分認同等議題,隱隱透露「自我」並非遺世獨立的存在,往往連結社會的文化脈絡之中。
藝術家石晉華因患有幼年型糖尿病,17歲開始日復一日監測身體狀態,因而意識到「身體」不僅是工具,更是精神實踐與鍛鍊的場域。〈走鉛筆的人〉是他歷經20年、積累約60次持筆行走的藝術創作,隱喻人生的輪迴,展開個人對於「存在」的省思。
石晉華,〈走鉛筆的人〉,1996-2015。(攝影中心提供)
劉秋兒以「行為藝術」為創作體,他在1991年共進行26次行為展演,每次都背著裝滿圖畫盒的大垃圾袋,到美術館等藝文空間尋找觀眾。然而,其作品〈繪畫秀〉並非是垃圾袋中的圖畫,而是以攝影記錄整個行動過程,表現「作畫與看畫」、「觀看與被看」之間永無止境的循環關係。
劉秋兒,〈繪畫秀〉,1991。(攝影中心提供)
李小鏡〈自畫像〉,4幅自拍像,將自我形象分別演繹成猿猴形象、猿猴進化中、本來容顏、未來臉型,展現從過去到未來,人類形貌的演進歷程,具現人類對起源演化、獸性淵源等反思。
李小鏡,〈自畫像〉,1997。
何孟娟在〈旋轉木馬〉中,將自己裝扮成白雪公主、新娘、孕婦等不同形象,共同乘坐在旋轉木馬上,透過童話與現實的衝突並置,思索女性身分與自我追尋之間的疑惑與拉扯。
何孟娟,〈旋轉木馬〉,2008。
姚瑞中「歷史幽魂」系列作品,包括〈歷史幽魂〉、〈分列式〉、〈玉山飄浮〉等3件,擬仿8釐米影片放映效果,影像帶有明顯斑駁氛圍。姚瑞中將自己裝扮成蔣介石銅像,或在桃園「兩蔣文化園區」獨自踢著正步,或站立於龍潭「小人國遊樂場」的總統府模型前,或化身為玉山頂峰的領導者,飄浮空中揮手致意。以衝擊且具幽默影像手法,嘲諷過去政治遞嬗的詭譎氛圍。
姚瑞中,「歷史幽魂」系列,2007。
致穎的影像作品〈慢跑〉,將超市收銀機輸送帶當成跑步機,將賣場視為運動場地荒謬舉動引人發噱,企圖戳刺「日常生活」中的慣性思考,如何對人們產生制約。
致穎,〈慢跑〉,2014。
◆「凝視自我」展期即日起至8月18日。
反身顯影
當藝術家將「我」當成最直接的靈感來源,但凡從日常觀察或紀錄出發,或以行為表演方式與社會互動抗衡,透過不同的影像媒材與形式創作,「以『我』為創作媒介」便能在作品中挖掘個人情感與認同的過程,反照出自我的「第二張臉」,進而創造更深刻的意義。
蘇匯宇自詡是一名「電視兒童」,童年至今依戀著電視節目,作品中常可見到他依循傳媒形式脈絡發展的創作,反芻對影視傳播的思考。〈槍下非亡魂──一個警告〉敘述鋪陳的節奏如MV與廣告,透過人物誇張化妝、槍擊動作和配音效果,偽做出一齣恐怖主義的聲明影片,他透過戲謔的手法,調侃傳播資訊的虛擬與真實。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作品聚焦於虛擬情境中的自我身分,鏡頭快速切換,誇張變形的人物身體穿梭於幽暗的異質空間,營造出拼接、碎片化的生產世界,以幽默又怪誕的方式,闡釋現代人與科技、影像、生活之間的關係,同時也隱含網路世代的內心掙扎。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2021。(攝影中心提供)
張乾琦「時差」系列,是他在旅店空間中的自拍像,因時差而顯現疲憊的眼神與樣貌,是他工作生涯之中,長年飛行於異地的寫照。跨國界的移動更為方便的現代,當飄泊與移動成為人們的常態,卻帶來無眠的副作用。藝術家透過個人經驗,折射出文明生活之中,人們某一部分的精神狀態。
張乾琦,「時差」系列,2007-2010。
侯怡亭〈市場口──鶴樓〉在艋舺西本願寺的古蹟建築進行實地拍攝,她以攝影作品為基底,結合手工刺繡。將攝影以及針線縫合的紋樣疊加,創造一個複合的視覺衝突,使平面影像作品產生肌理質地,也呼應作品中,她喬裝後的身體形象放在公共空間中的碰撞與聚合,增添不同的省思。
侯怡亭,〈市場口──鶴樓〉,2010。(攝影中心提供)
高俊宏〈利豐的折射〉源於新北巿三峽區大豹煤礦的關廠故事,以此回溯歷史記憶、回應經濟自由化對傳統產業帶來的困境。他實地走進台灣山郊,以田野踏查的角度,檢視礦坑遺跡,並以個人身體影像與礦坑遺跡相互對話,勾勒過去事件的發生,企圖用藝術行動重新喚起空間的記憶。
高俊宏,〈利豐的折射〉,2011-2014。(攝影中心提供)
排灣族藝術家拉勒俄嵐.巴耷玬(Ljaljeqelan Patadalj)〈自我可望〉中,他回到屏東瑪家鄉的山林,穿戴耆老傳下的衣物,這些物件是原住民傳統的中介物,也是保護身體的庇護物,更是權力的象徵物。影片中的他,動作緩慢如樹林空地中的微風,表現出他透過土地、環境、血脈生命等,重新定義當代青年在部落中的角色與定位。
拉勒俄嵐.巴耷玬(郭悅暘),〈自我可望〉,2024。(攝影中心提供)
◆「反身顯影」展期即日起至9月22日。
個人生命經驗呼應社會集體記憶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探討鏡像中自我的表現形式與自我影像的轉譯思維。藝術家透過自己的身體形象,連結自我、異己與他者之間的意識形態,更是企圖扣問當代影像生產者的主客關係。
從「凝視自我」的角度而論,自我形象與影像作品兩者相互碰撞後,彷彿更激盪藝術家深刻的體會與創作力。他們在作品中展現出的自我身影,無論是主觀意念的展演、異化經驗的創造、想像形象的再創、情感結構的投射,都透過影像的轉換與影像再現的特質,賦予新的意涵。
藉由這批以「自我身影」為主題的作品,得以看到日治時期寫真館攝影家的自我形象、戰後台灣攝影家自我身影、解嚴後台灣藝術家的自我影像,以及近年來當代藝術家們藉由新媒體科技媒介,展現自我樣貌的多元形式,將個人思想及社會現象引發的問題意識緊密扣連。更是藉此喻彼,映照出個人與他者間存在互文的關聯性。
觀眾透過不同的表現手法,發現凝視自我不再只是檢討狹隘地看與被看,更多的是形象與身分的投射、個人意識、文化背景、情感聯繫,以及企圖定位在社會中的角色,也足以思考,藝術家闡述自我生命經驗的同時,也應和了社會的集體記憶,最終成為時代的見證。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