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親子會客室〉學習一起面對恐懼

2024/07/30 05:30

圖/達志影像圖/達志影像

文/胡嘉偉

「爸爸!再等我一下!我很害怕!」下巴因受傷感到疼痛的大兒子,坐在車子後座不停地哭泣,遲遲不下車。

「我很怕打針。爸爸再等我一下,我好了就會下車。」兒子因為在教室玩耍時,下巴撞到桌角受傷,老師知會需要帶去醫院檢查傷口。

等了約5分鐘,兒子終於下車。當我牽起他的手,一起步向急診室時,我仍可感覺到兒子的恐懼。對於他自己下車、肯去就醫的表現給予讚賞。一路上,兒子閉口不語,我原想說些什麼安慰的話,但選擇靜靜陪伴。好不容易走進醫院,但經醫生評估因傷口過大,需要縫針。兒子聽到「針」的關鍵字,害怕的情緒又展現且明顯。除了不停說不要打針,身體也不斷在顫抖,哭泣的聲音開始愈發大聲。過程中,我始終在旁,還好有兩位護理師在旁不停給予鼓勵和安慰。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在一片哭聲中,完成打麻醉,以及縫針的動作。

步出醫院,我一樣牽著兒子的手。只是這次,我多了謝謝兒子的話,謝謝他的勇敢,也謝謝他願意面對的表現。這短短的過程中,做為爸爸的我學習同理、放慢節奏及更多的等待。說實話,自接到老師的電話那一刻起,我心裡深處是恐慌的;面對孩子受傷這件事,我思緒是混亂的。只是,我表現的方式是壓抑和隱藏的。故做堅強地和孩子面對恐懼。

這次事件給我很大的反省是,為什麼我不表現害怕呢?只因為我是爸爸的角色嗎?但,我是可以表現的。爸爸也是人,情緒的流露不分年齡,讓兒子知道我的不安沒有不妥。重要的是,我表現的方式以及怎麼回應孩子。

很短的一段插曲,卻使我上了一堂很棒的課。特別是面對孩子受傷、害怕就醫這件事的感受,以及自我的情緒覺察和展現。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