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陳義芝詩劇場《如果眼中有淚》 9/28雲門劇場首演
《如果眼中有淚》以詩人陳義芝16首作品為題,將抒情與敘事雙線並陳。(趨勢教育基金會提供)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趨勢教育基金會推出的詩劇場《如果眼中有淚》,以詩人陳義芝的詩為主題,邀集導演徐堰鈴、音樂人陳建騏,與多位演員、舞者、音樂家等人,透過音樂、歌唱、舞蹈、戲劇等元素,共同演繹詩人16首新舊詩作,將在9月28、29日在雲門劇場演出。
陳義芝受訪時表示,劇名《如果眼中有淚》取自詩作〈三十三間堂〉,藉「淚」之意象,寄託對眾生處境的深切共情,「人在悲傷時會流淚、感動時會流淚、落空惆悵流淚、心中飽滿也會流淚,如果眼中有淚,世界即有溫情,淚水是情感最具體的意象。」他指出,人總因外物心生感觸,當經歷不同的悲歡、成就、缺憾,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是自己無法作主,被命運主宰,因而思索「得」與「失」的關係與意義,「世間有變亦有不變,人生一場大夢,得到或失去沒有絕對好壞,我都坦然接受。」
綜觀陳義芝詩作,鎔鑄抒情與敘事、古典與現代,亦飽含社會詩人的關懷,陳義芝說明,「詩是從自我出發,而自我最終需要關連到他人乃至世界,才能顯出詩的價值與意義。」《如果眼中有淚》選入16首詩作,以家族離散與時代記憶建構鏡框結構,循序開展一場關於詩人的生命經驗、情思、鄉土關懷以及信仰等,創作年代自1991年至今,包括〈一個人的逃亡〉、〈石碑與遺民證〉、〈記憶四首〉、〈三十三間堂〉、〈遲學〉、〈居住在花蓮〉、〈我年輕的戀人〉、〈住在衣服裡的女人〉、〈海岸濕地〉、〈遙遠的河〉等。
已事先看過技術彩排的陳義芝透露,看彩排時不禁感動落淚,「徐堰鈴與陳建騏重新編排〈遙遠的河〉,以個人朗誦、合唱,群體附和的表演形式,賦予這首17年前寫就的詩新生命,創造出的張力具有很強感染力。導演讀出我詩作的群體性,很令人佩服。」演出詳詢OPENTIX網站。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