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家庭plus.戲看人生】變裝 從驚訝到驚喜
圖/達志影像
文/黃文綺
說到傳統與保守家庭,大家會想到什麼地方呢?許多故事都從「那個民風保守的小鎮」開始,相對的就會有叛逆、格格不入的主角,因行事作風不容於家庭、家鄉,被迫離鄉背井求發展。《我的媽媽開GAY BAR》(Stage Mother)故事背景雷同,跳脫框架的主角是那個兒子出櫃不被認同,離鄉背井客死異鄉後,在德州小鎮接到消息的母親。她不顧老公反對,堅持遠赴舊金山參加兒子告別式。
主角梅碧琳的日常是照顧老公起居,看電視和妹妹聊天,還有在教堂擔任唱詩班指揮,直到某日接到獨子瑞奇的律師通知,瑞奇已逝,將舉行追思會,還有遺囑要交付。梅碧琳十分震驚與傷心,找出兒子童年的生活影片追憶,老公卻潑冷水,叫她不要再看,他們早就沒有這個兒子,不要再想了。
老公的冷漠言語,卻促成她的決心,收拾行李,買了機票直飛舊金山,悄悄走進教堂,瑞奇朋友變裝上台的表演,讓她情緒潰堤,當下離開教堂。這讓瑞奇的同居男友Nathan更是氣憤,拒絕讓她進家裡。幸好遇見瑞奇閨蜜Sienna,暫時住進其家中,協助照顧寶寶,透過Sienna更了解瑞奇多年來的生活,並知道兒子是一家GAY BAR老闆。
儘管她早知道兒子的同志身分,第一次走進變裝俱樂部,卻從驚訝到驚喜,各種複雜情緒湧現,逐漸認識兒子的朋友和同事,讓她將多年「失去」兒子的遺憾,完全轉移。看似她心疼這些大孩子們所承受的,更像是把她沒有完成的母親角色,透過陪伴、傾聽、支持乃至捍衛,不僅享受這樣的新角色,也成為無條件接納、理解、貼近兒子的母親。
梅碧琳發現俱樂部生意不好,看出表演方式須改變,發揮專長教大家用原音現場演唱,練習和聲及新腳本,果然吸引許多客人……她從瑞奇的媽媽變成大家的媽媽,更化解了其他母親與孩子間的僵局。
故事總有波折,原本瞞著老公,以處理遺產為由延遲回鄉,未料老公直接找上門,發現真相、逼她選擇,她只好將俱樂部交給Nathan,黯然返家。回鄉不久她便明白,人總得面對選擇,只有自己改變,無需期待他人,連她保守的妹妹都能看出來,她在舊金山過得比較快樂,她終於選擇開創新的生命意義。
電影結尾梅碧琳首次上台唱歌,背景螢幕投放瑞奇生前的表演片段,像是母子隔空對唱,呈現出穿越時空的愛,十分令人動容。
這部電影連想到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在美國知名節目《魯保羅變裝皇后秀》拿下總冠軍,而名聞國際。得獎後媒體開始報導他的故事,特別是妮妃雅母親是如何給予孩子支持,讓他從看似內向害羞的孩子,一站上舞台就發光,展現個人魅力自信,親子間情感流動的祕訣,在於尊重個別差異,相信彼此都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路。
(作者為資深故事媽媽、〈好哇!就來玩吧 podcast〉節目主持人)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