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懷念陳輝東.經典畫作欣賞(二)
文/記者凌美雪 圖/陳輝東畫室提供
〈人類的故事〉
35歲的陳輝東,正值學習力旺盛、創作力爆發的時期,他將簡樸生活省下的錢購買美術類外文雜誌,大量閱讀跟上國際藝術動向,因此接觸到抽象藝術的思潮。這件作於1973年的〈人類的故事〉(72.5×91cm,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融合了「表現主義」與「象徵主義」,是他早年留下的珍貴作品。
無法明確識別出具體形象,彷彿天包圍著地,人群拉長變形、暗黑的身影,似乎集體循著微弱的光線前行,也像長年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找不到出口。陳輝東用「黑」表達深沉卻無聲的吶喊,如同背負原罪的人,拖著沉重的步履,接受身為「人」的重重考驗。
〈人類的故事〉
〈歐洲風景〉
喜歡旅行的陳輝東,隨著女兒陳香吟於1987年間前往巴黎深造,他的藝術朝聖之旅也來到歐洲,知名教堂建築、街頭小咖啡館等,皆陸續成為風景畫描繪的對象。
此作雖名為〈歐洲風景〉(45.5×53cm,1989年),但從不遠處的聖心堂穹頂,大抵可知是在蒙馬特一帶的廣場街景,只剩稀疏黃葉掛在枝頭的樹木,讓人感受到秋意,但來往人潮仍可見觀光勝地的熱鬧氣氛。不受光影和色彩筆觸的制約,既不是寫實也不是印象派,而是忠於畫家內心感受的寫意。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作品是隨著旅美藥學博士許鴻源家族成立的順天美術館,捐贈給文化部的600件典藏品之一,與陳輝東一樣,若非秉持著一股珍愛台灣的心意,也無法為台灣美術史留下這麼多珍貴的文化資產。
〈歐洲風景〉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