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陳澄波百三特展「走揣.咱的所在」登場 8件原作新視角看台灣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1)與文化部長李遠(右2)共同進行「走揣.咱的所在」開幕儀式。(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今年是前輩畫家陳澄波(1895-1947)誕辰130週年紀念,特別的是,相應活動並不在國內任何指標性的美術館,而是在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內3個小展間,推出一項名為「走揣.咱的所在」的陳澄波百三特展;雖沒有美術館高規格的漂亮空間,但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仍端出8件原作,與台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昨(2)日舉辦開幕典禮,帶民眾從陳澄波畫筆下的風景探索台灣自然山水。
「走揣.咱的所在」共展出8件陳澄波油畫原作,圖右為作品〈農家〉,1934,91x117公分。(記者凌美雪攝)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表示,他在做紀錄片《尋找臺灣生命力》時,曾看到陳澄波的畫,當時便被提醒有關228的事不能碰觸,但他還是堅持將陳澄波放入紀錄片中,並開始一段追溯陳澄波經歷及作品的過程。而在多年追尋陳澄波的旅程後,昨日看到陳澄波的畫與台灣的植物、動物、礦物等結合,可說畫出了台灣真正最核心的生命力,「我非常感動。」
策展團隊在看過陳澄波的畫以後,所畫下的田調插圖,插圖同時提供陳澄波畫作裡的線索,並做為展場中畫作與博物學的橋梁,是一種田野筆記的概念。(記者凌美雪攝)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則表示,在陳澄波百二紀念展之後,他一直思考,陳澄波的畫除了藝術史、藝術界之外,有沒有與大眾接觸的其他面向的可能,最終選擇與博物館進行對話。在討論的過程中,他發現過去旅外30年,想著如何介紹自己的故鄉、表達屬於台灣的精神,最後竟然在自己阿公畫作中找到答案,「自然」就是台灣宜居的答案。
在畫作部分,「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共展出〈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展望諸羅城〉、〈雲海〉、〈山居(太魯閣)〉等8件油畫原作,以及1件鹽月桃甫的〈黑潮〉複製畫。這些作品陳列在第1展區,就是季風、北回歸線、黑潮「三軸交會的台灣」,而由展間四壁畫作包圍的中間,則是一張擺滿科學儀器與標本的桌子,意味著,不只科學家,畫家也是拿著放大鏡四處「走揣」,關照著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
在一一檢視9幅畫作之後,第2與第3展間便是領觀眾去「走揣」讓畫家決定「值得描寫的瞬間」,同時,以當代科技輔助,重新觀看陳澄波作品內藏的台灣「自然」密碼,透過不同的視野與詮釋,重新理解「咱的所在」。展期至2025年5月11日。
網友回應